《宫中的暗潮涌动》
太后知道嘉嫔金佳氏已是皇后的人后,心中颇为不满。这日,太后在寿康宫中,斜倚在榻上,脸色阴沉。
“哼,这皇后倒是手段高明,连嘉嫔都被拉拢过去了。”太后冷哼一声,眼中透着一丝不屑。
身旁的嬷嬷赶紧劝慰道:“太后娘娘息怒,莫要为此等小事伤了身子。”
太后皱了皱眉,说道:“这哪是小事?皇后在宫中的势力愈壮大,可不是什么好事。”
正说着,皇后前来请安。皇后恭敬地行礼道:“儿媳给太后请安,太后万福金安。”
太后抬了抬眼皮,不冷不热地说道:“起来吧。”语气中没有丝毫的热情。
皇后起身,微笑着说道:“太后近日可安好?”
太后冷笑一声,说道:“好?看到你们在宫中这般折腾,哀家能好到哪里去?”
皇后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了平静,说道:“太后这是何意?儿媳惶恐。”
太后坐直了身子,目光犀利地看着皇后,说道:“别以为哀家不知道你在宫中的所作所为,拉拢这个,打压那个,你当哀家是瞎子吗?”
皇后赶忙跪下,说道:“太后误会儿媳了,儿媳一心只为后宫和睦,绝无他意。”
此时,年少的和敬公主站在一旁,看着眼前尴尬的一幕,心中紧张,却不敢说啥。她紧紧地咬着嘴唇,小手揪着衣角。
太后看了一眼和敬公主,说道:“公主还小,别让她看到这些腌臜事。”
皇后低着头,说道:“是儿媳的错,让太后烦心了。”
太后挥了挥手,说道:“罢了,你回去好好反省反省。”
皇后谢恩后,缓缓退出了寿康宫。
出了寿康宫,皇后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她心中明白,太后对她的不满已经越来越深,日后在宫中行事需得更加小心谨慎。
而寿康宫中,太后依旧余怒未消。她对嬷嬷说道:“这皇后,哀家可得好好盯着,不能让她坏了宫中的规矩。”
嬷嬷点头应道:“太后放心,皇后想必也不敢太过放肆。”
此后的日子里,太后对皇后总是诸多挑剔,皇后在宫中的处境愈艰难。但她深知,作为中宫之主,她必须隐忍,必须坚强,才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宫廷中生存下去。
《后宫风云》
这天,皇后正在宫中刺绣,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专注的脸上。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这外面是怎么回事?如此喧哗。”皇后微微蹙起眉头,放下手中的针线,对着身旁的宫女说道。
宫女应了声,连忙出去查看。不一会儿,宫女匆匆回来,行礼道:“娘娘,是太后身边的李嬷嬷正在教训一个小宫女。”
皇后心生不忍,说道:“走,随本宫去看看。”
来到现场,只见李嬷嬷满脸怒容,正扬起手要打那小宫女。
“住手!”皇后一声呵斥。
李嬷嬷见状,先是一惊,随后便恶人先告状,尖着嗓子说道:“皇后娘娘,这小蹄子打碎了太后最喜欢的花瓶,老奴这是在替太后教训她呢!”
皇后扫了一眼地上的碎片,又看了看瑟瑟抖的小宫女,心知肚明这是李嬷嬷故意刁难。她神色坚定,说道:“即便如此,也不该如此苛待一个小宫女。”
李嬷嬷还要争辩,皇后不顾她的阻拦,拉起小宫女的手,说道:“跟本宫走。”
回到宫殿,皇后让小宫女坐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莫怕,有本宫在,不会让你无故受罚的。”
小宫女感激涕零,连连磕头:“多谢皇后娘娘救命之恩。”
然而,这一切都被躲在暗处的太后看在眼里。太后的脸色阴沉得可怕,眼神中充满了愤怒。
“好一个皇后,竟敢如此公然违抗我的意思,这分明是在挑战我的权威!”太后咬着牙说道。
回到寝宫,太后坐在榻上,气得胸脯起伏不定。
“来人!”太后喊道。
一个嬷嬷赶紧走上前,低头问道:“太后,有何吩咐?”
太后冷哼一声:“去把皇后给我叫来!”
嬷嬷领命而去。
皇后得知太后传唤,心中明白此番怕是又要面临刁难,但她依然神色从容地前往太后寝宫。
见到太后,皇后行礼道:“太后,不知唤儿媳前来所为何事?”
太后怒目而视,说道:“你自己做的好事,还需要哀家来提醒你吗?”
皇后不卑不亢地说道:“儿媳不知何处冒犯了太后,请太后明示。”
太后猛地一拍桌子,说道:“你公然包庇那个打碎花瓶的小宫女,这不是在打哀家的脸吗?”
皇后说道:“太后息怒,儿媳并非有意包庇,只是觉得此事或许另有隐情,应当查明再做处置,而非一味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