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画村>在北宋靠摆摊赚钱吗 > 第99章(第1页)

第99章(第1页)

张希瑶拉开口罩,“阿奶,咱们天天在外面摆摊。如果不穿暖和些,手和脸早就冻肿了。”

这古代要比现代冷,那冷风呼呼刮到人脸上,是真能把人冻肿。

据夏花说,往年冬天,她的双手会肿成馒头,还有冻疤留下。

家里人将东西搬进屋,张婆子就放开张希瑶的手,去归整东西了。

张希瑶看着堂屋开裂的方,冷风透着细缝灌进来,让人骨头都跟着冷起来,她就跟张老头道,“阿爷,咱们明年盖房子吧。这屋子太旧了。不能再住人。我真怕来一场大雪,把房顶给压趴了。”

所有人都停下手头的动作看向张老头,等他答複。

张老头抽着烟袋锅子,“盖房子?要盖三间青砖大瓦房至少得五十贯钱。咱家卖蘑菇的钱得留着给三郎四郎读书。”

读书很费钱,光先生的束脩和笔墨纸砚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大家也都理解。

张希瑶笑道,“阿爷,三郎四郎年纪还小,刚刚读书,咱们再挣就是了。而且我们几个在汴京也赚了不少钱。”

说着,她就将银子呈上来。她不喜欢用交子,因为那东西拿着没有安全感。所以她将铜板全换成了银子。

整整齐齐五十个银锭子,每个银锭是二两银。

不到三个月,竟有这麽多钱。

大家眼睛都看直了。

张希瑶给张老头报账,“这里面还包含糯米粉、面粉、甜菜的钱,除去所有成本,咱们每个月能赚二十三贯左右。”

在现代,餐饮行业利润差不多是营业额的五成。但是古代赚钱不容易,只有三四成而已。这还是他们自己磨面的结果。要是买粮店的面,利润估计只有二三成。

得到这个答案,张老头先是看了一眼家人,“这事不许往外漏”。

孩子们连连保证不往外说。

张老头看了账本,这一百两银子中有四十两要分给张希瑶,“你好好收着。”

看到这麽多银子给出去,许氏从地上站起来,嘴唇动了动,一擡眼对上张希瑶似笑非笑的眼,许氏脸一红蹲下来,装作什麽都不知道,继续帮着理东西。

张老头看向全家人,“咱们明年盖房。”

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大人们也是喜气洋洋。他们家的房子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子,能撑到今天已是相当不容易。可算能住进青砖大瓦房了。

张老头让张大伯回头去找作头,问问要买哪些东西,等年后就得準备起来。

作头就是专门帮人盖屋子的匠人。

张大伯响亮应了。

张希瑶忙道,“阿爷,我的房间得打些柜子,木箱装衣服太不方便了。”

想到天气冷,她又忙道,“还得搭炕。这样咱们夜晚睡觉就不怕冻。”

张大伯光听她的要求,就是头皮一麻,看向张老头,“爹,搭炕得要不少钱。”

搭炕是北方人特有的手艺,价格不便宜。如果只给阿瑶一间屋子搭,也就多个一贯钱。可是全家人都搭炕,那价格就贵得吓人了。

张老头抽着烟袋锅子没说话。陆氏看了眼自家男人,见他乐呵呵,始终没有插嘴,她憋不住上前,“爹,大郎已经十六了,还有几年就成亲。是不是得给他单独盖个屋。”

大房住在西屋,西屋是三个房间,大房夫妻一间,大郎和三郎住一间,夏花和秋花住一间。

这大郎要是娶媳妇,就得腾出一间房。

许氏看了眼二郎,紧跟着道,“对啊,爹,二郎过年就十六,大郎成亲后就该轮到他了,是不是也该给他盖个房?”

可是家里的宅基地就这麽大。多盖两间房,从哪挤出地方?!张老头陷入纠结,抽着烟袋锅子,眯着眼思考。

张希瑶想了想道,“阿爷,不如咱们家买个大点的宅基地吧。”

这话一出,衆人皆是愣住,还有点热切。

这意味着将来他们可以分家。这边就作为老宅。

张老头心中一动,“也行!我回头去问问里正,咱们村子附近买一块宅基地。”

张老头拿着银子回了屋。张婆子则是给各房分棉花。

之前的十斤棉花,张婆子给各房都分了些。这次的二十斤依旧如此,每房给了五斤,老两口也分五斤,就算是四份,让他们自己分配。

许氏看到张希瑶一个人就得五斤棉花,张了张嘴,想反对,可是收到自家男人警告的眼神,她又麻溜闭嘴了。

各房拿着棉花回屋準备把衣服赶出来,张婆子拉着张希瑶进屋。

张希瑶不会针线活,她就让张婆子把棉花塞进她的被子里,至于棉衣,她身上已经有一件了。

张婆子看着她身上崭新的棉衣,“这麽好的面料,你好歹在外面穿个罩衣,要不然全弄髒了。”

张希瑶也是要脸面的人,不能让村里人看不起他们,“我们做事时是要穿罩衣的。但是回村,肯定要体体面面,不能让人看了笑话。”

张婆子扑哧一声笑了,“那你的算盘算是落空了。下了一场大雪,村里人都在家猫冬呢,他们连件御寒的棉衣都没有,哪有功夫出来看你。”

张希瑶也没当一回事,“过年呢,他们肯定会出门的。到时候就能看到了。”

她得意地转了一圈,“奶,我这衣服,好不好看?”

张婆子一言难尽,“你这麽点的孩子就该穿花啊草啊,你怎麽买这麽素的颜色?”

张希瑶穿的是竹青色,在张希瑶眼里,它是雅致,在张婆子眼里,那就是难看。一点不喜庆。

张希瑶被她阿奶的审美打败了。花啊草啊,她这脸再冻成山里红,那不就是妥妥的村姑嘛!太土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