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铭短短几句话,平息了一场风波。
徐昌带着工人们去干活,王奇弓着腰,一脸假笑,将刘长铭他们送出去。
上车的时候,董嘉禾故意落后了众人两步,拉住杨鸣谦的袖子问他,“你怎么样啊,刚刚他们打你那一下重不重?”
杨鸣谦脸上表情和平日里一样,什么也看不出来,只是他刚刚受伤的右肩明显动作迟缓,他笑道:“没事,我卸了力,看上去严重而已。”
董嘉禾将信将疑。
几个人坐上郑平安的敞篷三轮,迎着火辣的日头,吹着风,往村委会的方向去。
路上赵敏敏就忍不住笑着,“刘主任一说要请市里头的领导来查,那王奇脸色可太难看了,他肯定有猫腻。”
董嘉禾也笑着应和,“刘主任,一点小事也不必太过麻烦市里头,我们荣升会好好处理的,一切以项目为主,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刘主任坐在垫子上,扶着自己的腰,也不复刚才盛气凌人的模样,“那就小董总多费心,随时遇到问题,咱们随时沟通,不要叫一些小人钻了空子,白贪了政府和乡亲们的钱。”
董嘉禾点头应是,只是她的余光时不时落在身侧人的身上。
将刘长铭先送回家,郑平安又送佛送到西,将董嘉禾他们一并送回了小院,“禾姐,你们明天要走,下午肯定还要收拾东西什么的,我就不来打扰了,明天走的时候,我和雨墨要是不忙,到村口送你们。”
赵敏敏拍着他的肩膀,“什么送不送的,不用,你们好好上班,我们说不定过几天还来,我们项目在这儿呢,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几个人在小院告了别,屋子里,冯老太已经做好了饭,正等着他们。
“哎呦,怎么回来这么迟,我都没敢下面,就怕你们回来赶不上。赶紧洗洗手,我去把面下上,几分钟就能吃了。”
冯老太的招牌油泼面,是她自己和面,揉面,用刀对着锅切削出来的,面不长,有些像长条状的面片,但又比面片厚点儿,很有嚼劲。
往煮熟的面里加一点盐和花椒,撒上辣椒面,泼上一层热油,“滋啦滋啦”地冒着香气,辣椒的香味很快就融入面条之中。
这有点像陕西的面食,是冯老太在电视上学来的。
冯老太没什么娱乐,最大的爱好是晚上窝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看电视,电视是过去淘汰下来的老旧式样,带着个大大的墩儿,还得靠放在屋顶上的锅来接收信号。
她有一个专门的小本,用来记录她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些食物方子,还有药材方子,上面除了几个简单的汉字,大部分是拼音,也有图画。
杨鸣谦用左手捧着碗,右手拿着筷子,连续几下都没能把面夹上来。手稍稍一用力,连带着肩胛骨便传来一阵彻骨的痛。
董嘉禾和赵敏敏一人捧上一个比脸还大的碗,正津津有味地吃着。
杨鸣谦只说:“阿婆,我还有点工作,面我端回屋吃了。”
冯老太自然没意见,“行,那你吃完给我端到厨房来,我来收拾。”
董嘉禾看杨鸣谦左手端着碗,右手几乎没怎么动,大约猜到怎么回事,面上却不显,打算晚点儿去看看他的伤。
吃完饭,赵敏敏和董嘉禾就回自己房间收拾东西去了。
晚上,张秀兰做完工回来,带了几个喷香的鸡腿。
这几天王进宽手底下的阿姨回去带孙子,走不开,只好拉了空闲的张秀兰帮忙。是以这几天,她都在到处席面上打下手。
今天宴席结束后,她照旧打包了多做的饭菜,打算给他们加个餐。
夏夏也正好放学回来,她知道明天董嘉禾她们要走,专门早早地在学校把作业写完,打算回来好好跟她们道个别。
六个人围坐在那张小木桌子边上,虽说董嘉禾说了没什么想吃的,冯老太还是从屋子里拿出去年过年时做得腊肉和香肠,添上张秀兰带回来的鸡腿,又打了西红柿鸡蛋汤,炒了两个素菜,将不大的小桌子挤得满当当的。
在众人说说笑笑的间隙,院外传来一整吆喝声,“冯老太,冯老太。”
冯老太听见人叫她,放下手里的碗筷就往院子口去,“谁啊?”,她探着身子出去,看见来人,笑道:“哎呦,老张啊,你咋来了。吃了吗?我们正吃饭呢,进来给你添双筷子。”
老张骑着自己的摩托,后面还载着他媳妇儿,两人浑身都脏兮兮的,一看就是刚做完工,“不了不了,我们在镇子上吃过了,我来给你捎个东西。”
冯老太有些惊讶,“这路不是明天才通,你们今天咋就到镇子上去了?”
老张挥挥手,“今天路都铺好喽,工头叫我们到镇子上吃饭,正好,我女儿给我买的东西到了镇子上的快递站,之前封了路,一直配送不上来,那站子里的快递员说他们那儿还有我们桃墟村的东西,就叫我帮忙一便带上。你现在可厉害喽,都学会上网上买东西了。”
老张带着头盔,声音很大,屋里人都听见了。
冯老太赶紧接过老张递过来的纸盒子,“哦呦,我都差点忘了,谢谢你嗷,麻烦了。”
老张挥挥手,“小事,那你赶紧回去吧,我们也回家了。”
话音落,他手下拧动把手,“轰隆”一声响,摩托车扬起尘土离开了。
冯老太抱着手上的纸盒子进来,饭还顾不得吃,就拿到堂屋里去找剪刀拆快递。
董嘉禾她们习惯了网购,不以为意。张秀兰却拧紧了眉头,大声问道:“妈,你连个手机都没有,咋还在网上买东西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