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陈洪范从刀口下救出来的那个娃娃兵,是何许人呢?
可惜没有早知道!
陈洪范要是早知道这个娃娃兵是谁,他不但不会求情救人,反而还会主张斩立决的!
因为,这个娃娃兵,竟然是后来动摇了大明王朝根基的两大起义头领之一,在历史上既大名鼎鼎,又恶名昭著的八大王张献忠!
试想一下吧,就算天启末年和崇祯年间,灾害不断,国力不振,要是没有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义军南征北战,明朝会亡得那么快吗?
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义军不仅仅是牵制了大量的明军,更是消灭了大量的明军和基层政权!
而且还从明朝军队、明朝王爷和各地官府手中,夺去了巨量财物!
义军从军事和财政两个方面,给予了大明王朝毁灭性的打击,让大明王朝内外受敌,应接不暇,否则,满清能够那么轻轻松松就取代了明王朝吗?
难道这就是天意吗?
那么,张献忠又怎么会是王威营下的军兵呢?
特别是,张献忠在挨前八十棍军棍时,竟一点儿不会受伤,又是怎么回事?
其实,就算陈洪范没来求王威饶命,张献忠也是打定了主意的,他早就在心里准备好了,只等刀斧手的砍刀往下砍,他就要挣断绳索,夺过砍刀,飞身逃跑的!
原来,张献忠练就了足有九层的日月神功!
只是参军不久,尚无机会显露,别人不知道他身怀绝功罢了。
此时的张献忠,虽然才十六岁,但已心思缜密,鬼点子满腹,他自知虽然有一身绝功,但还需要历练世事,等待机会,不可忙着显摆。
小张献忠还有个想法,就是不到该显露神功时,就装成普通军兵,以免出头椽子先烂掉。
当然,都要砍头了,张献忠自然是要运用神功自救的了,所以做好了准备。
好在有人把他救下来了,不到用时,就可以继续装成普通人了。
张献忠小小年纪,怎么会有一身绝世武功呢?
这个嘛,还得从张献忠的父亲说起。
明朝的户籍制度,很有点儿意思,根据职业,分为了军籍、民籍、灶籍、匠籍、乐籍等等。
张献忠等的祖上,世代都是军籍,也就是军人世家。
张献忠的父亲张继祖,年轻时一直当兵,也一直觉得还不错。
但到天启年间,天年开始不顺,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军费开始吃紧,娶妻后更觉得军饷不足以养家,与当时种地想比,军中待遇还不如回家种地呢!
为了养家,张继祖于是弃军籍入民籍,回柳树涧老家务农去了。
老家有十多亩地,开始几年的日子,确实比在军中要宽裕不少。
但到张献忠七八岁时,一方面是要送幼子张献忠读私塾,另一方面,偏逢陕北的旱灾一年比一年严重,还是连年旱灾!
本来收成就一年比一年减少了,偏偏官府收的税赋反而一年比一年沉重!
张继祖刚因务农稍稍殷实了一点儿的家境,从小儿子读书开始,就每况愈下了,张继祖觉得,就连送儿子读私塾,都实实在在有些困难了!
张继祖的儿子张献忠,天生聪慧,体格特好,自出生就无病无灾。
因而,张继祖觉得,自己的幼儿张大后,说不定能有些出息,除了大名,还取字为秉忠,取号为敬轩,有姓有名有字有号,日后好登大雅之堂。
到张献忠五岁时,送到私塾去报名,那可是名、字、号其全,比有的寻常人家的孩子只有一个名儿,明显要高上一筹。
小张献忠刚读了两年私塾,能默写一些诗文了,父亲张继祖寻思,从弃军籍入民籍这些年来看,在家务农,年成好时,小日子倒还过得去,年成差了就很困难。
照这些年的一年不如一年的天年来看,没准哪年就会颗粒无收!
一旦颗粒无收了,那是要饿饭的,想当年,在军籍里吃粮,好歹不会饿饭呢!
看来,人拗不过天,不如让儿子去改学武功,等稍稍长大一点儿,还是去从军吃粮好了!
以张继祖的经历,他能想到的,也就是这些了。
于是,张继祖就把小张献忠送到他本人当年学武功的师父、一直隐居在榆北野狼涧狼嗥洞清修的、自号狼嗥洞主的王传稷处去学武功。
这王传稷,原名王守诚,那可是内外兼修的顶尖高手!
王传稷年轻时,在驻受山西雁北的边军中任副将,因艺高则性傲,实在看不惯军中的黑暗和对百姓的暴虐,而且自己的军功也总被上司贪占,觉得在军中既等同于混饭吃。
王传稷更觉得,窝在军中,不但埋没了自己的绝世功夫日月神功,还常受窝囊气!
经过深思熟虑,王传稷打定了主意,暗中偷了总兵掠夺贪腐而得的金银珠宝,决心逃离军队。
为了逃脱官兵追捕,王传稷换上乞丐衣服,用爬满虱子的又破又脏的包袱皮包上金银珠宝,改名换姓为王传稷。
王传稷装作流民,一路胡乱逃跑,逃离山西,西渡黄河,到处找寻隐修处所。
最后寻到了十分隐秘的榆北野狼涧中的狼嗥洞,请来匠作,把狼嗥洞整修得甚是清雅舒适,到镇上去购买些家具用器,隐居下来,一面修行,一面择徒授艺。
因王传稷授徒很少,且所授之徒都叮嘱保密,所以延安府周边数十县,知道野狼涧有高人隐居者极少极少。
古代的民间,也许因为是冷兵器时代有这习俗,再就是治安不稳吧,或者因为学了武术,除了自保,还能去从事护镖行当,谋职更方便吧,总之从南到北,尚武成风,各种武术门派多如星辰。
陕西地面也和其他地方一样,开馆授徒的不少,学武的也多。
只不过,并非只要拜师学武了,就都能获得上乘武功,因为学武与学文一样,需要天赋,学武除了悟性,更需要骨骼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