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之前割裂的舆论反响不同,专辑的第一批听众的感受几乎是一边倒的。
“这是神专!我封的!”
姜铭书把ep里的几首歌稍微编排了一下顺序,目的是希望能增加专辑的整体性。
起先他按照《此刻》《无声告白》《all》《悬崖边》和《溺于泥沼》排序,依据主要是风格;但后来他又觉得这样安排会导致整个主题过于沉重与压抑,便把头和尾的顺序互换了,最终确定下来的顺序是《溺于泥沼》《悬崖边》《all》《无声告白》《此刻》,就好像一条逐渐走向阳光的道路。
这么做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听众在听专辑时只要不是跳着听,基本就会从第一首《溺于泥沼》一直听到《此刻》,自然能够体会到他这么编排的目的。
【听了第一首,紧急暂停了。这画风不对啊,好难受。流年咋了?】
【加一……第一首歌听得我怀疑流年的精神状态。不得不说这也算一种成功吧?但实在没勇气播放下一首了,得缓缓】
【上面的接着往下听听吧。刚开始听《溺于泥沼》时我也是这样的,觉得真的好压抑啊……越奋力挣扎陷得越深,好绝望。但一路听到后面《告白》,真的体会到标题“无声”的含义了……莫名的感动。最后的《此刻》,让我想到了自己平淡但至少仍然努力守住的日常生活,从痛苦到感动再回归平淡,像是一个被救赎的过程。】
【是啊,听完后觉得自己其实已经够幸运的了,做个普通人挺好】
【流年还是流年啊。当初听完《悬崖边》我还以为这张ep要剑走偏锋宣传一些很消极的东西呢。他还是那么温柔,我哭死】
【等等?!不要告诉我《无声告白》就是之前答应写的恋爱告白主题的歌!这质量怎么这么高?】
【救命,流年好会,虽然和我想象的小甜歌非常不一样,但真的好浪漫】
【太文艺了吧?就好像在写一首相爱的小诗哈哈哈】
【日久生情、双向奔赴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整首歌没有一处提到告白的词,没有提到爱,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我真的好喜欢这首歌。】
【确实,大部分人哪有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啊。能有爱情就不错了】
【这么看来,这张专辑还是一个被爱拯救了的故事(雾)?】
【笑死,如果没有我们整活横插一脚,估计就不会是这个样子了】
【流桑,这是你亲手选择的道路啊!】
……
《迷思》的火爆超出预期。
不仅一天实体专辑销量破五十万,数字专辑更是破了五百万。尽管售价不高,但销售额也超过一亿。
上线当日《无声告白》就空降爱乐云新歌榜和流行指数榜榜首,足以见得很多听众对于这种清新不做作的告白歌曲的好奇和喜爱。
而此前一直争论不休的《悬崖边》则是排到了第三的位置,与《无声告白》一起将某个无辜的受害者做成了夹心饼干。至于为什么它被骂得厉害还在这个位置很好理解,因为骂的人和听的人根本就不是同一拨。
《此刻》《all》和《溺于泥沼》分别排在第六、第七、第九的位置。
其实《溺于泥沼》的质量不至于排在这,但这首歌听了的确有些窒息。又不像《怪物》一样曲风出众、因有怪诞的歌剧质感得以跳脱真实,它过于现实,导致大部分人听过一遍就不愿意再听第二遍了,只有小众风格爱好者会一遍又一遍听。如果有所谓的致郁禁曲榜单的话,它一定赫然在榜。不少爱玩梗的人就着这首歌调侃流年转型成功——从“治愈系”急转而下成了“致郁系”。
和上次《勿忘我》发行时一样的血雨腥风,直接屠榜,简直让同期发歌的人气得牙痒痒。
这样的热潮让人不禁觉得之前《悬崖边》的巨大舆论有些耐人寻味。
很难不阴谋论什么,比如,会不会就是最近要发歌的某某人买了水军和黑评?
这当然无从考证。
姜铭书也没时间在意,因为现在他正在前往斯尼芬的飞机上。
“我们来参加斯尼芬电影节主要是来学习的,别有太大压力。”
见他一直出神地望着窗外,靳培英安慰道。
姜铭书回过神朝她微笑:“当然。我知道。”
本来他们其实没打算来的,但是彭曼青居然热情地邀请他作为自己的男伴出席这次电影节。
这件事绝对是令人惊讶的。
且不提她以往出席活动基本上都是和自己的丈夫共同亮相的,单就看姜铭书在戏中的番位以及如今在电影圈近乎查无此人的名气,如果两人一起走红毯一定会引起巨大关注和争议。
搞不好会传出什么莫须有的新闻。
这些彭曼青当然也想到了,但她只是云淡风轻地说:“没关系。等你获奖的时候这些媒体就会闭嘴了。”
竟比姜铭书自己还自信。
这就是靳培英之所以担心自家艺人心态失衡的原因。
下飞机后他们就去了酒店,在酒店里休整倒时差。
开幕式在九月二十号,整个电影节要持续十天。
这次开幕式走红毯的经历也是姜铭书两辈子头一次,他并不想搞砸,所以来之前特意做了不少功课。
靳培英调用了个人渠道联系了业内鼎鼎有名的一个造型师为他向品牌方借了一套价格极其昂贵的礼服。
“虽然咱们才刚入行,但这气势不能输,尤其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就是在国际大电影节上作为大导演的男伴。”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