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女瞧我们似乎说完了,当机立断打断:“姑娘快回房吧,夫人要来查房,现今两位堂小姐找了茬,才好不容易拖住,也拖不了很久。拖久了容易漏出破绽。”
还不等我告别,益华朝我点点头,和丫鬟一起关上门,迅速消失在我视线中。
我颓然泄气,这与我想象的不一样。但我能理解季夫人的做法。我顶着风雨,转身离去。我刚才都忘了和她说在家里一直练习的那句话——益华,我这段时间很忙,也怕连累你,我就不常来了,你得自己多加小心珍重。
局势瞬息万变。还没等薛家落台,长桑笙就率军攻破了帝都。
长桑笙是个长相雌雄难辨的皇帝,他带着异族发妻亲自处死了长桑旌,长桑旌正式册封的后妃和他的遗也一一死去。对于后妃们来说,没有牵连家族已经是万幸。
新帝上位,百官迎来新时代。旧臣除非能力大成者留任,其他的罢免的罢免、远派的远派。但不久以后,新帝办科考,我以榜上二十七名入仕。新帝将我安排在了户部一个整理档案的位置上。
父亲愁眉不展,我却心底大大松了一口气。这样以后的荣誉可以算是我堂堂正正自己挣来的。
新帝坐享万民拥戴,帝后身姿妩媚与其并肩而立,指点江山。
我躲在华丽的袍子下精工操劳。三年后,吏部提官,据吏部好友的小道消息,我擢升户部侍郎的名单已经递到了皇帝桌上。我欣喜地等着喜讯传来,却不想传来了中宫噩耗。
我自然知道这段时间的天下挟后,但我以为大主姬重回宫城,这件事不日就会被压下来,再过段时日也会烟消云散。
父亲抚着白须,眯着浑浊的眼睛,躺在蓬椅上,叹道:“世情凉薄,大主姬要保皇帝和大恒皇室;而皇后知道自己仅仅是退下来不足以平民愤,她要保太子。”
升官的事就此耽搁下来。
我和母亲商议,等升了官,就去季家提亲。
纯淳皇后的守孝期仅过两月,就有臣子逼迫皇帝早日确立新后人选,平内宫而平天下。皇帝大怒,质问,如若只有朕的内宫波澜不惊了,才能保这天下太平,朕要你们何用!
皇帝怒气不减,大主姬却开始筹备选后事宜。大主姬清楚明白,当今的大恒还不是皇帝全权做主的时候,臣子们要被妥善拉拢。
某日从公府回家,父亲站在庭院中央等我。老人抬眼,眼中惆怅怜惜不可掩:“孩子,放弃季家吧。那孩子,被宫里看上了。”
我木在原地,如同行尸走肉。
果然不日内务府发谕旨。我站在季府外许久,最后还是益华的堂姐一身竹绿衣裳,遮着面出门与我道:“公子,慎自珍重。若有有礼,交与我,我悄悄添到妹妹的嫁妆里,也是我唯一能做的事了。”
礼不进嫁妆。我知道,她说的是实话。
封后大典,对比采用了娴德皇后封后时的用度和开国帝后、南越公主白诗情的形制。百里红毯、群臣、内眷来贺,还有特意赶来的各地各国使臣,甚至皇家还为此特意发布了大赦令。
季家给出了大半幅身家和全身心的衷心,主姬给了季家最顶级的荣华。
我再也没见过益华。那个明媚地站在水池边嬉笑的女孩子,那个在猎场上凭栏远眺的清闲贵女。
一月后,批文下来。我成为了户部侍郎。
举族振奋,大兴宴会。
隔日,沐休中的景云兄风尘仆仆地从城外赶来,上公府与我讲:“妹妹刚从宫里回来,你们这次实在是声势太过浩大,引起了陛下的注意。家妹当时就在御书房,陛下脸上极差,你快想办法上道折子认错。”
我大惊失色,想是父亲的打点手笔惹出来的事,下午一入家门,就奔赴书房与父亲合议。
正与父亲合议,母亲从街上买回了冷酒,绕道书房,与我们道:“季老夫人让我转告旌疏,自管兢兢业业继续做好户部的事儿,宫中已打点好。”
大家一下都知道是益华出了面。
轮到沐休日,我悄然出城,寻到景云兄。
景云兄惊讶:“是的,当日这事发生时,皇后娘娘正在御书房送汤,家妹要退出御书房时还听见帝后两人吵了起来。”
“你为何那日不和我讲?”
“季家一向持身中正,季家小姐自然也是清正之风,本来你的事就是不公,当日殇帝赐名,你尚未有说话的一席之地,岂能都让你受了报应?但我又知道你必然是不愿意麻烦别人的,因此我便没说。”
我知景云兄一直游离在帝都事务之外,不知晓我和季家的事很正常,再者与季家情深的氏族多得是,银家不过是个小边小角,所以他不知道我有多在意益华在这件事中起的作用。
益华入宫的第二年年末,家族开始为我议婚。家里看上的女子是西洲送来的质女秦赫氏,秦赫氏虽为质女,但好歹是西洲的公主,在中原也以公主礼相待,即使比不上本国所出的公主们,威仗也不少。秦赫氏是诸位质女中最聪慧的一个,她心思玲珑,和各国质子质女皆交好,也得皇室多人的青睐。
以银家的地位配不上这位美丽得意的质女。
我多次劝母亲算了,直到有一天,母亲笑眯眯带回消息,说秦赫氏亲口承认对我一见钟情。我长叹了一口气,家里人包括秦赫氏的亲信都为此开始走动,徒留我一个人无力的无声反抗。
春节过,便是益华入宫的第三年。
三月刚来,皇帝和中宫下了谕旨,中宫的谕旨开头写道——奉陛下之命。皇帝赐婚,众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