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画村>三姓家奴是什么意思啊 > 第九十九章夏口之战(第1页)

第九十九章夏口之战(第1页)

夏口,原指江北,位于汉水下游入长江处,由于汉水自仙桃以下古称夏水,故名。沔水之战黄祖在此地与孙权军水战,兵败被杀,孙权自此入手江夏郡。当阳之战后刘备败退欲往江南,遇鲁肃劝导后进驻夏口与孙权协作结成孙刘联盟对抗曹操。后三国吴置夏口督屯于江南,筑城黄鹄山上,与夏口隔江相对,也叫夏口城,也就是后来的武昌。

桓氏兄弟据夏口已经有数月之久,拥兵二十万,却把仗打的畏畏缩缩,江北却月城被东军围攻之时,甚至不敢出兵。以至于桓璋在江陵连连文。

兄弟两人的确是知兵,也立过军功,但这不代表能把二十万大军如臂使指。

刘邦在兵仙口中也就是能将兵十万。这哥俩又不是将将之人,二十万人里面他们真正能控制得住的,别说一半了,就是一半的一半都费劲。

桓璋称帝后从军的新兵,和那些个豪强部曲,此刻已经士气全无。就是老兵们也随着谢训和刘相贵一被俘,一投降而军心浮动。

在这种情况下,桓璋紧急委派都是靠着各部将领勉力维系,才能使得大军不至于崩溃,但要是上了战场,想要他们一往无前,除非是打成了优势,顺风仗。一旦逆风,就是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了太尉黄业过来协助两个皇子统筹军事。

黄业同样是江夏黄氏出身,只不过跟黄涉父子已经分宗了,如今这种形势下甚至已经谈不上什么分开下注,只是际遇不同。

黄业在桓璋没称帝之前的幕府之中,是参军,排位仅次于长史萧贲,被桓璋称为“良平之才”

瞅瞅这排面,和张良和陈平一样的人才。他的到来还是让桓纵和桓璋松了一口气。

“黄公,如今夏口人心浮动,兵无战心,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刘相贵这狗贼,本陛下一手提拔,倚为心腹,如今见我等式微居然投降了李贼,加上舅舅。。。还请黄公教我,当下该如何破敌。。。”

桓纵一脸期待的看着黄业,桓绢则有些心不在焉的,眼睛看着地图都看直了。

从几百里之外江陵赶过来的黄业则是摇头苦笑道:“大王莫不是以为黄某有点石成金之能?抬手间就将士们士气复生,死战不退?”

“如今夏口已经不可守了,而江陵又有危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求战。”

原本盯着地图的桓绢抬起头皱着眉道:“如今士气低落,黄公为何又言主动求战?守都不可守了,还能战吗?”

黄业叹气道:“两位殿下,手下有多少可用之兵?这二十万人又有多少还能指望得上?”

桓纵和桓绢都不理解,既然不能指望,那还怎么打?

黄业见两人都有些困惑道:“江陵是坚城,粮草足以供十万大军支用数年,朱然当年以五千士卒凭借江陵之坚城,抗拒魏国名将曹休、夏侯尚、张颌等人围攻六个月之久,最后魏军损兵折将,不得不退兵,如今天下局势未定,我们凭借江陵坚城,只要坚守数月,乃至半年的时间,李贼就不得不退。。。”

桓纵和桓绢闻言全都一惊,这夏口还在呢,就已经想好退守江陵了?这不能在跟东军干一仗再说嘛?

但两人很快就想明白了,还真不能。

他们俩比黄业,以及江陵的桓璋更清楚,眼下是個什么情况。想依靠夏口抗敌很难,黄业说的也很对,二十万大军有多少能用上呢?人心浮动,士气尽丧。。。又要主动求战?

两人这会儿才意识到黄业的打算,驱使大军主动出击,然后带着精锐撤出战场,想要以江陵为依托守城抗敌,那就不需要太多兵。。。

随后黄业道出了自己的计划:“两位大王可召集诸将,鼓舞士气,全军出击,开战之后则带着老兵精锐,撤出战场,回转江陵,此乃金蝉脱壳之计。。。”

桓纵和桓绢两人闻言沉默不语,这计策可行性很大。但等于是自掘根基。

目前夏口战场上西军将近二十万大军之中,老兵不过四万有余,其余都是新招募的新军,这些人全都是荆州丁壮,是桓璋三户一丁竭泽而渔式抽血抽上来的。

一旦将这些大军全都放弃了,可以说荆州的整体战争潜力都会被极大削弱,也会失去荆州的人心。

但不这么做呢,那就是将近二十万死守夏口然后被东军击溃,江陵也失却可以反击的战备力量。

从利弊上分析,为了大局这么做应该是最佳的方案。

可无论如何,这可是二十万大军啊。。。真正到了做决断的时候,还是很难将之轻易放弃。

于是桓纵起身言道:“黄公所言不错,如今军心浮动,士气低落,此时出战犯了兵家大忌,若是不战,日久必溃,如今只能行险一击,才能保全精锐,以待来日,不过现在兵无战心,若是我等率精锐置于后,而新军于前,只怕是一开战就要全军皆溃,所以必须要有大将当前,才能让诸部新军随行敢战。。。”

想到这里,桓纵又长出一口气道:“舅父留在蕲春断后的时候其实嘱咐过我,要直接退回江陵,不要停留在江夏。。。舅父已经预见到这种局面了,可是我却心存侥幸,想要依托夏口据敌,如今李如愿十万大军在侧,气势如虹。。。来日再战,我当亲领前军,以激励士气。。。”

“不可”“不可”

黄业和桓绢两人异口同声道。

“殿下乃陛下长子,如何能让您置身险境?”

“兄长,我去!你坐镇后军,我督前军,我们二十万大军,若是倾力一击,未必就没有胜机,兄长是身为主帅,如何能让你犯险?”

黄业和桓绢连番劝说,桓纵却直摇头,最后叹道:“如今国家危机,荆州若败,则我桓氏再无机会可以保存国祚,所以江陵不能有失,如今我是主帅,就这么定了,来日江面决战,我率军南下抵挡李如愿,三弟你督精锐为后军,驱使大军攻北面东贼营垒,若能胜,三弟则率军支援,若不能胜,则迅西遁。。。决不可迟疑!”

桓绢闻言,掩面而泣,不能应答。

黄业苦劝无果,也连连叹息。

翌日,桓纵会集诸将,“两日后与东军决战。本将当其冲,各部依次列阵,临川王桓绢督后军,敢退者,立斩!”

三日后,大江萧索,江面无风。

战船千余,依次排开,西军主帅,桓璋之子桓纵率荆州水师之精锐万余,以主帅之尊统领前军为前锋。

毅然决然。

桓纵知道自己此战的结果,但总有些事是不得不为之的。

有死而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