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谢怀慎与宁氏正跟隔壁的魏嫂子说话,见谢怀谦出来,忙道,“可是累死了,二郎快来帮忙把骡子赶进去。”
累是真的累,但是喜悦也是真的有。
舒婉出来时谢家母子三个已经将东西卸下来了,闻着香味儿,宁氏脸上笑意更盛,“这肯定是舒婉的手艺了。”
谢怀谦故意道,“兴许是我做的呢?”
“那肯定不能,闻着味儿就知道了,你没那手艺。”宁氏搬了马扎坐在院子里,伸手捶着腰,谢怀慎道,“娘,今日我已经摸清楚了,明日自己过去就好。”
宁氏有些不放心,谢怀慎正色道,“您身子骨本就不硬朗,可不敢再劳累了。”
一旁谢怀谦也是如此说,“不然每日中午我去与大哥帮忙……”
“不行。”
谢怀谦话都未说完,就遭到宁氏与谢怀慎的拒绝。
谢怀慎道,“你身子骨本就不硬朗,这段时间虽然好些,但也不能大意,况且你今后是要走科举之路,断不能与商字沾边。”
本朝民风虽然开放,对商人的限制也不如前朝多,只是一旦为官,便不能从商,但家人倒是没关系。若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自然不行。
谢怀谦有些为难。
谢怀慎就笑,“我自己也能忙的过来,大不了我再多买些碗就是了,今日傍晚还有书生拿了水囊过来装酸梅汤,也没想象中忙碌。”
如此一说,便这样定下来。
宁氏颇为自责。
随即她又想到,若谢怀慎能早日娶妻,或许能有个帮手,可他们才到本地,谢怀慎腿又那样,想要娶妻就更难了。
晚饭一家便在院子里用的,舒婉做的饭菜自然受到一致好评,就连宁氏都多用了半碗饭。
只是因为劳累,谢怀慎母子早早休息,舒婉与谢怀谦回屋,谢怀谦则点燃煤油灯,准备再抄一页纸。
长夜漫漫,舒婉却不想大晚上书写,于是便睡觉吧。
在谢家步入正轨时,随州府城北五十里地外,原先徐宁村和永宁村众人也终于在入夜前到达官府承诺的地方。
经过几个月的逃荒之路,又经过庆林县种种,如今的徐宁村等几个村子的人已经没了抢麦子时的兴奋和侥幸。
来的路上官差就与他们说了,带头闹事的几个已经被关了大牢。
这大牢可不是只关着等吃等喝,是要送去外头采石场劳作的,缺医少药,小命能活几年都不好说。
战战兢兢的,官兵一路恐吓威胁,这群人早就吓破了胆,没了原来的斗志。
而且这一路官兵每天只供他们一顿稀饭,早就饿的头眼昏,只求有容身之地,其他的都不敢再想,即便是想搞事儿也没有力气搞了。
可当他们看到荒芜一片的空地时,几个村的人仍旧慌了。
这可怎么住?
大周建国也才十几年早些年战乱和灾荒人口少了许多,很多地也成了荒地。
而能耕种的养肥了地则少之又少。
他们本以为官府能帮助他们重建家园,不料官兵将人送到地方,说了一些威胁的话便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