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光渐亮,县治前的考生越聚越多,感受着考场外森严的气氛,所有人的心中都生出了一股敬畏之情。
砀郡,济阳县。
“终于到了这一日,成败在此一举。”年轻学子握紧了拳头,眼神中满是坚定。
“是啊,但愿我们都能顺利考中。”另一名学子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交流中,考场的大门缓缓打开,一队郡兵手持兵器,整齐地排列在两旁。
监考的吏员们站在门口,开始逐一检查考生的身份和所携带的物品。
“姓名?籍贯?”一位吏员看了一眼面前年过半百的老年人,面色严肃的问道。
“在下张耳,大梁人。”五十三岁的张耳恭敬地回答,同时递上自己的身份证明。
吏员仔细查看后,又对张耳进行了搜身检查,确认无误后,才允许他进入考场。
张耳点了点头,挺直着脊背走进了考场,心中莫名有些唏嘘。
他年少时曾为魏国公子无忌的门客,信陵君以礼贤下士、广纳人才之名闻于诸侯,其门下多有饱学之士。
他于其间,常与众人雅集高谈,论及古今兴衰、圣贤之道、治国之略、百家之言,不仅学识得以极大丰富,眼界亦为之大开,后来更是成为了外黄县令。
然而,秦王政二十二年,秦灭魏后,为了维稳,秦在原魏国境内搞“严打”,他与陈馀因为都是魏国的名士,便都在通缉之列。
悬赏千金捉拿他,五百金捉拿陈馀。
因此,他们不得不隐姓埋名,逃亡到陈地,以看守里门谋生,以避免被秦军捕获。
十四年过去了,好友陈馀去了咸阳,报考帝都大学,而他因为比其年长三十岁,便没有去,而今,好友已成功考中,他居然也来参加了科举。
造化弄人啊!
张耳摇着头,一边走,一边心想着一会考完之后,若是还有时间,或许还能去武举那边顺便考一下。
乱世之中,具备一定的武艺对于自身的安全和生存至关重要,他在长期的逃亡和战争中,为了保护自己与家人,也是十分注重武艺修炼的。
邯郸郡。
“下一位!”武举考场大门前,吏员高声喊道。
一位看起来有十七八岁的少年人走上前来,沉声道:“李左车,柏人。”
吏员听闻这名字,不禁微微一怔,原本例行公事的检查动作也变得恭敬了几分,确认无误后,便侧身让开道路,轻声说道:“公子,请进。”
李左车微微点头致谢,然后迈着从容的步伐走进考场,只留下吏员站在原地,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感叹。
名将之后啊!
李牧死,赵国亡。
这少年正是李牧之孙!
李左车此时的心情同样复杂。
他出身将门世家,祖父李牧在赵国时威名赫赫,曾多次率赵军抵御外敌。
无论是以奇谋大败匈奴,使其十余年不敢南侵,还是在赵国与秦国的对抗中,巧妙周旋,力挽狂澜,令强秦也颇为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