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画村>诸朝什么意思 > 第312章(第1页)

第312章(第1页)

那些氏族的部曲与奴隶很多都为了得到自己的田地举旗起义,甚至有为了能多分些田,而愿意为秣陵公主的部下带路、还有豁出命举起刀剑为她而战的,很快根植在鄣郡数百年的大族便在几年之间铲除了干净。

“天街踏尽公卿骨,朱门甲第无一半。”

这句仙迹中流传出来的诗句,成了鄣郡乃至整个楚国故地烽火重燃的现实写照。只是这次是大秦公主领着奴隶、贱民乃至秦卒一举铲除盘根错节的楚国宗室贵族以及公族与士人。

原来那些拎着锄头、连鞋子也没有的贱民竟然也有如此大的威力!他们明明以往不管怎么挨打都只会匍匐在贵人的鞭子下不敢动弹啊,是胆小如鼠又窝囊卑贱之人,如今他们却成了星火,将楚国宗室与贵族公卿都烧尽了。

那句“分田地”竟然有如此大的诱惑么?

不管项翁如何难以置信,从此鄣郡都成了这些庶民百姓的天下,他们从公主手里分得了原本属于贵族的田地,就连躲在地窖里瑟瑟发抖什么也没做的项翁也领到了一亩地,项翁以前在项氏也管着田地之事,他看过秣陵公主分给他们的田地,虽然不是靠近河边的上等良田,却也算不错了。

他拿着田契回家时只觉着走在路上都好似轻飘飘的踩不着地面——他不是项氏罪人么?竟然也能分到田地吗?可不仅是他,便是那些还活着没被杀掉的贵族之后也分到了按丁口的田,但他们也只能耕作了——积蓄了数百年的财富,全被公主充了公,一大半送回咸阳国库,一小半留在公主府,说是要研制什么杂交的稻谷。

项翁后来过了好长一段还算平静的日子,他守着自己那亩地,精耕细作,将全副心思都花在了田地里,甚至在抽穗灌浆最紧要的时候他还在田地旁搭了窝棚日夜看顾,每天都挥舞着竹竿驱赶偷吃粮食的鸟雀。

秣陵公主不收苛捐杂税,甚至头一年还减了田税,项翁年底吃了好一顿饱饭,家里的米缸也装得满满的,这是秦始皇灭了六国之后,他过得最好的一个年了!过年的时候,秣陵公主还在公主府外燃放了一整夜的烟火,如今秣陵没了纵马横冲直撞的贵族子弟,所有人也没了身份之别,都涌到街边,前来观看这美轮美奂的烟火。

项翁活了一辈子,头一回见,他几乎是痴迷地望着,夜空中绽放的光芒犹如繁星坠落,令人心醉神迷。

听闻,这“烟火”也是另一位就封在赵国故地的晋阳公主从仙迹的讲述中,召集了方士造出来的,除了造出了烟火还造出了火器,听闻是九天之上引下的雷霆,能将城池摧毁、将人挫骨扬灰,实在是可怖之极。

当初秣陵公主跟自家姊妹借了不少火器,一个接一个投掷进了那些贵族如邬堡一般坚实的深宅大院中,轰隆之声响彻天际,大火冲天,把人逼得不得不出来迎战,秣陵公主有这样的神兵利器,他们最终的抵抗自然也是以卵击石了。

自打六国氏族灭亡,秦始皇陛下再无后顾之忧,很快便将驰道也俢到了关东六国,在派公主们“安定”六国的同时,他还派长公子扶苏随蒙毅将军南征百越,在一年三熟的百越之地种植了许许多多的稻谷与棉花。

自此,战事终歇,完成了许许多多的功业后,秦始皇嬴政也在咸阳病逝,长公子扶苏在朝臣们的拥戴下顺利继位,他登基后修改了不少严苛的秦律,还宣布将开科取士,以“科举”广招天下贤才,这一下令天下幸存的士人与庶民都归心了。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十几位公主的封地还允许女子参加“女科”——为了教庶民百姓,秣陵公主命人在西市竖了一块儿泥板,镌刻了五百个常用的隶字,每天都有一位夫子坐在那儿教大伙儿认字,只要认满了五百个字,能读会写,便能去公主府边上的“公主府小学深造,小学读完还有中学,之后便能去考科举了。

这位“泮想必便是那已然高中的秦吏了,她瞧着这么年轻,一定很聪慧——听闻学堂里极聪慧的,不论男女,便能去读“秣陵少年班,不过几年便能入仕为吏了。

世道风云变幻,但对项翁与其他生活在大秦的庶民百姓而言,他们终于能安生过日子了,自耕自食、自给自足,有时项翁也会冒出些自己以往都不敢细想的念头——这样似乎也挺好的。

没了氏族没了卿贵,他还是好好的活着,这世道也好好的,似乎还更好了些!

所以这天下也并非一定要有勋贵么?项翁后来便看开了,之前还有一些流亡在外的项氏族人曾偷偷递了信来,约他一同出力光复楚国,项翁……项翁吓得赶紧烧了信,好几天没敢出门。

即便秦始皇陛下已归天,但秦二世扶苏极受天下臣民推崇敬仰,他仁慈又明智,还时常离开咸阳宫中,微服体察民情,他还能征善战,此前有燕国的刺客混入咸阳宫要刺杀扶苏,竟被他当场挥剑击杀!

在关中秦人的眼中,他几乎如泰山般令人高山仰止,项翁傻了才会跟那群疯子起义复国呢!

他在秣陵有田地有房屋,何必自讨苦吃?

因此今儿忽然有人上门,还是公主府的人,险些没将项翁吓得昏过去,他一点儿也不想复国了,当初身为项氏族人,他也不过是替贵人们种田的田舍汉,如今他却是……为了自个种田的田舍汉。

虽都是田舍汉,但却比过去满足多了。

泮的话让项翁心动了,他颤巍巍地指了指自己:“我?我没识够五百字,也未曾就读小学,也能为秦吏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