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一开场,他们一群小孩,就坐在台下,吃着瓜子花生。
至于台上唱了什么戏词,他们几个小孩,没有一个能听得明白,但那热闹的氛围,却感受得真真切切。
没过多久,就在这片空地上,几声清亮的琴弦音响起,轻快的锣声鼓声也加入进来。
这曲调,好像刻在了王先骏的脑子里,无比的熟悉。
舞台上,一位女演员迈着轻盈的小碎步,莲步轻移间,婉转的歌声流淌而出:“我这里将海哥好有一比呀。”
男演员接着又唱:“胡大姐,”
“哎”
“我的妻,”
“啊”
“你把我比作什么人罗!”
……
王苗兴奋地骑在爸爸王先骏的脖子上,小脑袋随着唱曲的节奏不住地摇头晃脑。
此时舞台上演员所唱的这几句,可不单单是他们本地人耳熟能详,就连外地也有许多人会哼唱。
曾经有一次春晚,有两位艺术家一起唱了这曲民歌。
那一次表演,让这首曲子随着电波传遍了大江南北。
这首曲子的曲调悠扬,韵味深长,广受大家喜爱。
以至于现在,跟外地人说起花鼓戏,大家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往往就是这一曲《刘海砍樵》。
后面唱的几首曲子,王先骏就有点陌生了,有《四九问路》《三娘过江》《走进阳光》等等。
大伙儿听得入迷,围过来听曲子的人也越来越多。
终场散去,大家脸上尽是依依不舍。
二伯一家来镇上听戏,散场时天色已晚,好在月色如水。
清亮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不用打手电筒也能看清路。
他们准备走回清水村,陈桂英强烈挽留,留他们在镇上住下。
一大家人就这样有说有笑地往回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意。
回到家,王苗还在“咿咿呀呀”地哼着调子。
陈桂英一回来就张罗着煮米粉,做夜宵给大家吃,王晓燕去菜园子里摘芫荽和葱。
王先骏在陪二伯和二伯母聊天,一问一应,王勇军也不时说几句。
二伯一家的两个孩子都在外面打工,平时就他们夫妻俩带着一个小孙子在家里。
这小孙子性格有些腼腆,胆子比王苗小,不太爱说话,只是老老实实地坐在奶奶旁边。
张丹打开了电视机,电视里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了小孙子的注意。
他一双眼睛,一眨不眨地就盯着电视机看,神情十分专注。
直到叫他吃米粉,才眨了眨眼睛,有些茫然地看着大家。
陈桂英煮的是腊肉粉,用的依旧是过年时留下来的腊肉。
她把腊肉切得薄薄的,用豆豉爆炒,炒出的腊肉香气四溢。
煮好的米粉配上香喷喷的腊肉,再加上新鲜的芫荽和葱,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