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画村>覆明 > 第五十三章 大人多给点(第1页)

第五十三章 大人多给点(第1页)

身材瘦长留着胡须的朱钦相招手让他起来,面色有些疲乏道:“李祥宝,我听说过你。俞咨皋跟我提起过好几次,说你是可用之才,让本官多加照料。但本官的名声,不知你可听说过,几年前老夫便因直言被罢官,在我这里是没有什么后门的,你若是在我手下效力,日后有何发展,就看你的本领了!”

李祥宝抬起头看了眼这位新巡抚,确实如同李宓所说,一副正派的样子,身量眉眼间,李祥宝竟感觉这位朱巡抚和老红楼中的贾政有些相似。

“大人的事迹晚辈有所耳闻,一直对大人钦佩不已,今日得见,算是了了祥宝一桩心愿。下官平生最恨的便是那些浊流,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只可惜人微言轻,力量微薄,不能像大人一样利剑刺奸!”李祥宝语气铿锵道。

“哦?此言当真?”

朱钦相抬起了眼睛,来了兴趣。

“晚辈不敢欺瞒大人,除此之外,晚辈还有件事一直藏在心中,一直不敢说出来。”李祥宝语气放缓道。

朱钦相捋着胡子,看了看门外道:“我与俞咨皋是故交,有何想法可但说无妨!”

“晚辈听闻‘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如今阉党篡权,朝政昏暗,满朝文武尽认螟蛉义子,常令祥宝悲愤,恨不得杀尽佞臣,肃清寰宇,只是一腔抱负,没有施展的机会,郁郁十数年,直到遇到俞大人才被发掘。今日又逢朱大人,祥宝虽不是千里马,但大人必定是祥宝的伯乐!”

朱钦相脸色一变,快步走向门外,再次左右看了看之后,砰的一声关闭大门,转头看着李祥宝道:“好少年!这等话岂能乱说!若被阉党听到,你我皆要万劫不复!”

说罢在堂中踱步道:“你有此心很好,不过如今阉党势大。这番话你藏在心中,千万不要再说出口,若被有心人听去,恐有杀身之祸!日后你在我手下做事,只要你有能力,整个福建我都可以交给你,现在,你就从最开始做起。只要有本领,时候到了,自然会有施展的机会。”

李祥宝连忙称是。

“这次来除了点卯之外,还有其他事吗?”朱钦相将大门打开,坐到椅子上问道。

李祥宝将最近澎湖发生的一些事简单汇报了一遍,听到屠村、人头功一事,同样面色铁青又缓和起来,最后保证一定会给李祥宝足够的封赏。

而汇报给朱钦相的版本,李祥宝也稍微做了些改动,将民兵组织归功于俞咨皋,称多亏了民兵的抵抗,才免于另一村香王庄受难,给俞咨皋分了一半功劳。

这也是之前在金门时和俞咨皋商议定的。

虽然自己受俞咨皋欣赏,但官场该走的过场流程还是要走一遍,人性如此,该懂事的时候就得懂事。李祥宝虽然没有为官过,但道理多少懂一些。这些临行前张敦也细细嘱咐过他。

“大人,澎湖巡检司刚刚建立,偌大澎湖海疆仅有三百甲兵,巡防起来实在捉襟见肘,不知大人能否多给下官拨派些人马?另外,澎湖地界被红毛番强占两年余,民力凋敝,咱们的士兵过去后很多连一件战袄都没有,前些日子杀敌时,甚至有弟兄拿着木棍上战场与海盗拼命,最终惨死数十人……祥宝实在不忍看弟兄们受难,想请巡抚大人多多拨派些物资!”

李祥宝开始“图穷匕见”,把这趟最重要的事说了出来,一脸委屈的看着朱钦相卖惨。

朱钦相一皱眉头,连忙推手道:“这事我可帮不了你,整个福建的兵都在俞咨皋手里,其他的各地卫所兵自己尚且自顾不暇,根本抽调不出多余的兵力。不过你身为一地巡检,拥有征兵权,可以在沿海征兵,兵员不超过你所辖兵员数就行。至于军资,你想要什么?火炮我这可没有!”

李祥宝愣了愣,这位大人还真是说变脸就变脸,刚才还一脸关切的样子,一要起东西来立即开始就事论事。

“大人,下官需要战袄、刀剑、弓箭、长枪、盾牌等物,火器的话如果大炮没有的话下官要一些火药就行。”李祥宝退而求其次,火炮不出所料没有。

“刀枪这些还好说,你要多少待会儿我派人带你去取就是。火药的话我这也没多少,最多给你三百斤!”朱钦相一副地主家也没余粮的表情。

武备库中冷兵器多得是,年久失修,从嘉靖、万历年间就堆积到现在的有一大堆,好不好用不清楚,但凑合用肯定可以的,基本上是要多少有多少。火器各地需求量都很大,特别福浙沿海筑有许多炮台防范倭寇、海盗,火药需求常年是供不应求状态,能给三百斤已经是朱钦相从牙缝挤出来的了。

“大人,您看澎湖不久也需要修筑炮台,这修了炮台没有炮怎么能行?唉,实在不行下官从船上拆几门炮凑合凑合也行,但火药还望大人多给点!”李祥宝继续讨价还价。

朱钦相一摆手:“别说了!再给你一百斤,快走快走!我这没东西给你了!”

加到了四百斤火药,李祥宝已经达到了目的,其实三百斤也行,他从日本买了不少火药回来,还是颗粒状的,不过这些东西当然是能多要点就多要点。

心满意足的到军备库领了东西,李祥宝让巡抚衙门的人帮忙拉到船上,这些忙完之后已经天黑,随便吃了点东西李祥宝就回船上睡了。

李宓一直没派人传递消息,猴子应是今晚不会回来了。

艾儒略是李祥宝一个月前就写信给猴子让他找的人,此人是早期来华传教士之一,深谙数学、天文学知识,到过中国陕西、河南、京师、浙江等很多个省份,几乎踏遍了大明南北,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造诣,还和许多著名文人写诗唱和,是一名名副其实的中国通。

而李祥宝找他并不是为了点科技树,而是建立学堂。之前答应过张老师要给他在澎湖建立一所大学堂,作为李祥宝之后的人才培育基地。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