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忙活下来,只见她额头布满了汗珠,脸颊微微泛红,胸口上下起伏喘着粗气。
宋折青眼神落在她裸露在外的肌肤上,竟也一片粉红。
这幅身子确实敏感,想来也是,否则怎么能把姜宴州迷的神魂颠倒呢?
“公子?”明喻歌见他半天没动作,催促道。
宋折青微微点头,又把怀里的方巾递给明喻歌,柔声说∶“手绢儿脏了,姑娘用这个。”
明喻歌收过后感激的看着他∶“多谢公子。”没想到宋折青看起来器宇不凡,却也这么善良,一点儿也没有高门大户人家公子哥儿的傲慢无礼。
这让明喻歌对他的印象又好了一点儿。
景筱脚步快,一盆水还没烧好,她就带着大夫进了屋。
仔细检查一番以后,大夫说孩子没事,只是一些皮外伤,好好将养着就可以了。
又留下几张方子,才拱手告辞。
明喻歌吩咐景筱去药铺抓药,她则留下来看着孩子和铺子。
一个时辰后,包子相继出炉,一掀开盖子,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我来十个!”
“给我装二十个!”
门口的客人络绎不绝,明喻歌又要分半颗心在那孩子身上,一时间有些手忙脚乱。
“姑娘若是信得过在下,便由在下看着铺子,你去守着那孩子,我毕竟是个男子,恐怕孩子醒来看见我会惊吓过度。”
宋折青的一番话解了明喻歌的燃眉之急,她无意识的抓住他的衣摆连连道谢∶“多谢公子相助。”
宋折青不着声色的往后退了一步,不甚在意的摆摆手∶“举手之劳。”
待明喻歌匆忙一走,他眼底立马划过几分厌恶,把她碰过的衣摆弗了弗。
接下来,明喻歌寸步不离的陪在孩子身边。
看着孩子面黄肌瘦的脸上只挂着三两肉,明喻歌便没由来的心疼。
小时候家里活不起,七岁上,没吃过一顿饱饭,说是有爹爹,怕是连街上的乞丐也不如。
因此她才会对这孩子起了恻隐之心。
她不是在救一个命苦的孩子,也是在救小时候的自己。
只是她没想到这孩子与宋折青竟是旧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