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画村>红楼之惹不起的黛玉非南北 > 第四十二章(第2页)

第四十二章(第2页)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指的乃是新点的官员到任,须得做几件事革除时弊,表现自己才干的大事,树立威信。常用手法乃是抓几个出头鸟做筏子,杀鸡儆猴。

但是于林如海而言,全用不着这些。

江南的私盐问题,沉疴已久,为此不但绝大多数江南官员卷入其中,偶有气节者如苏寒山,更是毙命任上。但是林大人孤身下江南,不过两年,不但破获了私盐大案,连甄妃母家都被拉下了马,甄妃本人降了位份,二皇子免了差事。这官声和官威绝对都够了。林如海甫一到任,什么都还没做,便令户部风气为之一新,各级官员更加勤谨不说,就是平日原是个混日子的,也都做出十分勤勉的样子。

虽不用拿人做筏子,但是户部的积年旧账目是要清点的。要说林如海是看惯账目的,原是驾轻就熟的。但是看了后来黛玉折腾出来的列了表格的清爽账目,再看古时候的一页一项的记账方法,就觉脑仁疼了。

最终,林如海决定借鉴黛玉的列表记账法,给户部来个自上而下的改革。

户部管全国钱粮税负,要记录的各种账册何其多,户部尚书要改记账方式,也不是一拍脑袋就能执行的。

林如海先拟了奏章递到御前,然后又将一本户部近期的账目做成表格,和户部原

本的记账法放一起,分析两种记账方式的优劣,呈给太宗皇帝做对比。

太宗皇帝乍一看,觉得这表格记账甚是奇怪,新任尚书也是异想天开。但林如海只解释了两三句,太宗皇帝再一细看瞧出了门道,便觉表格记账果然比户部惯用的记账法明晰很多,查账也方便。于是便对林如海说,可在朝会上讨论。

这表格记账法是黛玉参照后世的excle表格改的,序号、日期、事由、单价、合计明确,另有一行备注标明与账目相关的其他事宜。一行索引标注账目发生的凭证所在的档案册编号。

叫黛玉说,自然是引入阿拉伯数字最为方便,但是黛玉查过资料,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土好几次,都不被世人所接受。自己在家记账突然用一组这样的数字符号,太过引人遐想,因而黛玉虽然用了表格记账改革自家库房的账目,却将阿拉伯数字改为了汉字数字。

这样复核起来会麻烦一些,但是也比之前惯用的记账法好多了。

也幸而林如海递上的改革方案用的依旧是汉字计数,否则这改革根本走不到朝会讨论这一步就会被驳回。

户部作为六部之一,任何改革都是大事,并非一部尚书就可以拍脑袋定下来。太宗皇帝让在朝会上商议此事,本身就是一种风向。

但是林如海要推动改革,阻力还是极大的。一来,之前二皇子在户部走动,户部有许多二

皇子系的官员,这些人本就和林如海不是一个立场。二来,江南是天下第一等的富庶之地,能谋到江南官场的职缺,大多是有根基的人,叙起来,也都是簪缨之家、翰墨之族的子弟。但是在这两年来的江南官场倾轧中,许多官员或是落马或是贬谪,其族人还有在朝中为官的,自然也会成为这次改革的阻力。

其实林如海这次想引入改革,纯粹是觉得表格记账法确实清晰明了,若是能推广普及,不但能大大节省户部小吏们的工作量,各级官员审核的时候也更方便明晰,就是哪里出错了,也更容易查证修改。总之,林尚书是一片公心。

但是和林尚书立场不一致的人不这么觉得。甄应嘉都被这位尚书斗倒了,二皇子都被夺差事了,谁知道这位新尚书又在憋什么坏水?凡是林尚书的提议,全都反对就是了。

于是这样一个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不损害任何人利益的改革就这么在朝会上受到极大阻挠,头一次议事没通过。

这日散朝回家,林如海脸上带了一缕忧色。用过晚膳,便一头扎进了书房。

陪母亲和两个姐姐说了一会儿话,黛玉端了一碟子樱桃对贾敏说:“我去瞧瞧父亲。”

贾敏也看出林如海似是差事上遇到难题,便点头道:“去吧。”

林佑和英莲已经习惯了父亲和姐姐一起议事,苏岚才来不久,见了这种状况心下称奇。不过

转念一想,自己亲父在决定放手一搏的时候,还将甄应嘉的罪证交给了自己。妹妹这样聪慧,义父愿意听取妹妹的意见也不足为奇。

苏岚自是世间一等一的聪慧女子,但是光前儿操办那场宴会,就发现自己不足黛玉良多,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姐弟几个又陪着贾敏说了一阵话,才各自回房歇息。

而另一边,黛玉端着一碟子樱桃到了大书房外,敲了敲门。

林如海见是女儿来,便打发小厮在书房外守着,才道:“玉儿来了?”

黛玉放下果盘,道:“这樱桃是快马送来的,倒还新鲜,父亲尝尝味儿不错。纵有什么烦恼事,总不能亏了口福。”黛玉自然知道父亲愁的是朝堂大事,林如海也知道女儿思虑比之一般谋士更为周全。

父女两个没饶弯子,林如海让黛玉坐了,自己拈了颗樱桃放入口中,道:“果然极甜的。”

然后边吃樱桃,就边将记账改革推行不动的事情跟黛玉说了。

黛玉认真听完,道:“这原是替大家省事的改革,既是都不愿意省事,父亲便做点别的。”

林如海一扬眉,示意黛玉继续。

黛玉道:“能上朝的官员,谁不是饱读诗书,表格记账是优是劣,但凡读过书的谁都能比较出来。明知有益而阻挠推行,除了立场原因而外,我觉得他们心中还有担忧。找出他们担忧的点精准打击,打得他们疼了,就顾不得阻挠了。

林如海眼神一亮,道:“他们自然有痛点,只是为父想着凡是循序渐进,连小小记账改革都推行不下去,下一步只会有更大的阻挠。”

黛玉道:“谋其上而取其中,父亲就做出打他们痛点的架势,他们自然便做出让步,允许账册改革了。至于改革途中发现问题,那便革除宿弊。左右是改革要推进,禄蠹要拔出,谁先谁后,有什么要紧?”

谁先谁后有什么要紧?黛玉短短几句话,林如海却从中听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道理来。笑道:“听玉儿一席话,叫为父茅塞顿开。依玉儿说,如何谋其上,取其中,再夺其上?”

黛玉道:“朝廷百官怕什么?随便派人传一传就是了。左右这样的事他们不敢找圣上做主,也无人敢细查。”

黛玉所说的百官不敢找太宗做主,也不敢将舆论闹大的事,便是催缴欠银一事。许多勋贵人家都欠着国库的银两,且数目不小。因当年借银的人家都是劳苦功高的勋贵人家,又是在太|祖在位时候借的,太|祖在位时候从未催还过。

太宗继位后,不愿落下薄待旧臣的名声,也没提这茬事,数十年过去,不管是皇家还是欠银的人家,都默认了这笔银钱乃是朝廷给当初立下汗马功劳的旧臣的赏赐。虽然这些账目一直在户部挂着,也几乎没人当一回事了。

若是此刻放出消息,说朝廷有意催缴这笔欠银,那

些勋贵人家自然不敢找太宗皇帝做主,万一太宗没那个意思,自个儿找上去,不是提醒太宗了么?就是究竟谁放出的消息,估计也没人敢大张旗鼓的查,否则事情闹大了,难免传入太宗耳内。

林如海笑道:“此法甚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