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画村>乡村日暮诗句 > 第23章 古道弯弯(第2页)

第23章 古道弯弯(第2页)

禹寿和何氏打着火把送到南门。倩倩取了个火把,跟父母道别。看何氏红着眼睛,就有些紧张,劝慰了一番,才跟着天开和其他几个同行的往永明走。

从小路绕到官道。路边是马尾松和油茶树,以马尾松为多,蓊郁绵密。

他们所走的这段潇贺古道建在山地丘陵间的小盆地上,全程俱是平地,少有起伏,只是路不宽,大约三尺,不能行车,只能骑马、挑担、推独轮车。

大部分是青石板铺成,一部分是钉子路。每隔五六里就有砖墙黑瓦或木柱茅草顶的风雨亭供行人休息。

倩倩一边走,一边听天开给她讲当初秦始皇为攻打南越和西瓯修建的这些千年古道。那时开凿的灵渠,现在都在走船。

又想起以前听父亲说的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建秦直道,连接万里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开凿灵渠,沟通长江和西江,使中原之物产沿水路可直下南粤,是个实实在在的千古一帝。

可惜秦法残暴苛刻,到后来便有了陈胜吴广的反抗,二世而亡。而斩白蛇的汉高祖刘邦则打败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建立了统一的汉。

这两个英雄都是楚人呢,“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听得耳朵都起茧了。

她听过的东周列国的故事挺多的,于是问道:“那灵渠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么长一条河,要很多人才挖得起吧?”

在行的人却都不知道灵渠是什么样子的,只是听说而无缘一见。

“那灵渠是将海洋河和大溶江相连,海洋河是湘江源头,大溶江是桂江源头,两个连起来后,从桂林产的稻子就可以顺着湘江下来,过大江到江南。从江南来的货也可以沿着湘江而上,过灵渠,顺桂江过柳江沿黔江而下,到广东布政使司的省城广州府,整条路下来顺水运得多还快。”说这话的是下村的一个中年汉子。

“那渠是怎么建的呢?”倩倩许多时候觉得古人比今人聪明多了。你看,她就不知道运河是怎么建的。

“这个就不晓得喽,听说是从海洋河中间分开,三分渠,七分湘,引水过来后因为地平水流不动还修了很多徒坝闸蓄水,每个徒坝闸还有专门的守军呢。船到一个闸前就关门等到,等水涨高了就把两边的闸门打开,船就顺水下了。就跟大运河上的闸门是一样的。”一个同行的老汉将听到的都说出来。

原来大运河上也有许多水闸,不晓得是怎么样的,倩倩想。全大明有那么多河流,水急的地方有泷,水缓的地方有闸,蓄水的还有坝徒,不晓得要修多少这样的东西才行。

“那走灵渠快么?”

“这个就难讲了,听说那灵渠修了好多次,水少,船多,一次要等半个月到几个月呢,走路才七八天。那些盐商不想等就请挑盐脚夫走小路。”

众人渐渐地从水文谈到了沿途的风俗和传闻,这样说着倒也不闷,很快到了午田铺的风雨桥。路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大多是挑担和推着鸡公车的。

倩倩知道姑姑家就在这里,何氏还特地包了一包馒头叫她路过时给姑姑家送去。只是大家忙着赶路,不知道会不会待久点。

没想到正好碰到姑姑花荣带着表姐顺英在风雨桥边卖荞麦粑粑、麻圆泡、熟菱角这些小食,看到他们极为开心。

“这是去挑盐呢。”姑姑过来给他们撒荞麦粑粑和麻圆泡。倩倩把放在蒌子里的那一包馒头给了花荣。花荣接过却要留饭,叫顺英看摊自己急吼吼就要回去做饭。

天开忙拦着:“不要忙,我们今天要到永明的白水过夜,不可错过宿头,吃饭来不及了,你做你的事。”坚决叫她不要回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花荣不听,又拿了把用竹签串的麻圆泡分给众人,尤其倩倩被塞得手上拿着几串,嘴里还塞得鼓鼓的。

但到底被天开拒绝了,众人吃了些麻圆泡、荞麦粑粑就急急告辞赶路。花荣又在倩倩的蒌子里放了一大捧煮菱角。

官路经过风雨桥的门洞,进入一条曲折的街道,两边是各种铺子,本地叫这些铺子为桥上铺。

有箍桶的、打铁的、磨米磨面的,还有豆腐铺、饭铺、酒铺,也有油铺、伙铺、布铺、线铺。柜台在铺子外面,用砖头砌成,很窄,跟人差不多高。

过新车铺后向南即进入永明境内。

过桐口铺,旁边有桐口村,是个卢氏聚族而居有上百户人家的聚落。道边有几排各种店铺。

从道上透过开在村墙上的门朝里望去,可见里面房屋错落。有高高的旗杆、高大的门楼和马头墙,甚至还有上马石、马槽子。一些三合院比她以前见过的都高大,墙上还有以前没有见过的各种装饰和雕刻。外面竖着许多刻字的石碑。

听说刻字碑是中过秀才、举人或贡生、进士才有的,旗杆呢只有举人以上才能立,可见这个村子竟然是以科举为重的。

村外面有座三层高的青砖黑瓦的鸣凤阁。倩倩在众人于风雨亭里歇息时到里面逛了一圈,竟还碰到几拨游人。在她从楼梯上往下跳得噔噔响时面露鄙夷,甚至怒目而视。她撇撇嘴装作没看见。

回来从守桥老人那里讨了热水喝,就靠在公公旁边歇息。同时听行人们刮白。

一个同歇的老人说:“听说这里古时树多林子大,有个老虎窝,那卢家先祖不晓得被咬死几个人呢。后来搬走了,后来不晓得哪们又搬回这里。现在有时候也有,要过夜的话要不到前面的白水村,要不早早在这里进村里找好地方。”

“想来是这里地势好。这一大片平地,怕不得有几千亩,有水有河,种田方便,在旁边可不好找。”另一个人也说。他们说完就挑起担子走了,没多久,倩倩这一队人也重新启程。

向前走了好几里才到了白水村的风雨亭,这时已是申牌时分,天有些阴沉沉的。

众人从村子南门进去,找了个相熟伙铺,是这里的小客栈。这边的伙铺都是两层,上寝下店。伙铺提供当垫子的稻草,住店的客人都是自带铺盖。

住客休息时将稻草往铺上一铺,把铺盖往身上一盖就行了。或者将被子的一半当垫被,一半当被盖。

有的伙铺只提供住宿,有的也供饭,但大多住店的客人还是借用店里的锅盆自己煮饭。

天开因为带着倩倩,认为跟一群大男人挤大通铺不方便,传出去也不好听。在那条街后面的民居里找了好几家,才找到一家有一间小房子待客用,说好了价钱,住了进去。

祖孙两人又从那家人处借了锅煮了饭,热了菜吃了。倩倩还吃了几瓣房主送的柚子,极为香甜。她另讨了几片柚子皮放在房间里当熏香用。

喜欢乡村日暮有人家请大家收藏:dududu乡村日暮有人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