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反对之声,没有一句赞同之语。
朝堂上的吏部侍郎冯志呈垂首而立好像只是个木头人。
周遭不少官员看过去,冯志呈视若无睹,好似根本就无所谓。
破罐子破摔了?
众朝臣心头各异。
只是高台上的太子不说话,众朝臣也渐渐消停下去,朝堂恢复清静。
太子长袖敛起,对众朝臣微微一礼。
众朝臣连呼不敢恕罪。
太子复直身形,道:“众臣工为国之忧心,本宫看到了。如今父皇病重,诸位臣工并未因本宫年幼监国而掣肘敷衍之意,本宫心甚慰之。”
“臣不敢。”
众朝臣躬身行礼。
冯志呈也在其中随同几位臣工抬头瞄向高台上的太子。
这次,太子较之上次大相径庭。
季子墨抬手虚扶,道:“父皇常言,兵者,国之重器,唯有皇权可处置,本宫深以为然。”
随着高台上太子话音落地,下面有臣子看向冯志呈。
冯志呈仍静默。
季子墨继续道:“这些时日,京中发生了不少事端,而蛮族恰逢此时侵我国土,杀我百姓,朝中有臣子说是阴谋,也有说是内外勾结,父皇和本宫以为不然,我朝虽有奸佞,然清正之臣众多,一如今日。是以奸佞之徒必难有喘息之机。”
闻言,某些朝臣已心生不妙。
“镇国公世子镇塞多年再出征,家中只余老迈妇孺,大郎君奉命先行,查出常县缺粮之事,虽行事鲁莽,却是解了十万官兵的粮草之难。可谓大功,如今更是亲率兵马直奔蛮族腹地为我玉门县百姓谋一生机,置之生死于度外。”季子墨看着台下众臣,朗声道,“高祖皇帝曾言,武将不怕死,文官不贪财,国当兴。本宫也想来日大乾如斯,众臣工呢?”
高台下,众臣应诺。
“太子殿下,正是因镇国公府如此忠心,才不可使镇国公府有此被人诟病之嫌。”有重臣道。
“是,臣亦是此意。”
“……”
季子墨颔首:“朕知道诸卿也非质疑镇国公府,而是一片拳拳爱护之心。”
“太子殿下圣明。”台下臣子高呼。
一直当木头人的冯志呈嘴角微微的抖了下。
季子墨道:“国之重器,理应慎之再慎,然百姓遭难,边境有敌,又逢本宫初监国,不得不行冒险之事以稳朝堂,太子妃以镇国公府云郎君之名名震南夷之邦,却也是入了我皇家皇牒的太子妃,如今南夷犯我,太子妃出征,亦可说是我皇家出镇,如此,众卿可安心了?”
台下众臣都知道太子妃入了皇家玉牒,可也挡不住是镇国公府的女儿啊!
结果太子说了这么一番听似废话却又是让众臣工完全没法子反驳的话。
担心啥?
镇国公府没有握着整个大乾的兵马,皇家也有兵马。
这就不用担心镇国公(府)被诟病了。
镇国公府中唯一的儿郎,大婚在即直奔疆场,以身为饵,是真如高祖所言“武将不怕死”。他们文官真没贪财的?肯定有,但不多。
再反对?太子先说了没有掣肘的官员,所以你是?
再像是上次太子直接问的:“你有退敌的法子吗?”
太子刚监国,心怜百姓之苦,要的是大胜。
你亲自领兵?还是朝中另有大将军出阵?哪个有镇国公府能使来犯之敌颤栗失色?哪个更熟悉南夷,蛮族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