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画村>我在道观当观主 > 第56章(第1页)

第56章(第1页)

我不禁发问:“你住得还习惯吗?”

她似乎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答得坦然自若:“习惯啊。”

好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我浅浅扫了下她这边的布置,刘师兄竟然给自己准备了个米黄色的小书桌,上面还整整齐齐摆了几本书,大多是道家经典。在这样一间简朴的屋子里,看起来竟然很有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奇怪的是桌子上的小烧水壶。

说起来我到了义工楼的这些功夫,也走了几圈了,却一t直都没瞅见饮水机的影子。

想了想自己杯子里已经喝光的水,我问刘师兄:“师兄你知道在哪里接水吗?”

“抱朴宫没有那种专门的饮水机,师父的办公室有,厨房也有。不过都有点儿远,所以我才买了个烧水壶。”

……怎么会有道观连个饮水机都不准备啊。

看着我心如死灰的眼神,刘师兄似乎思考了几秒,才补充道:“你要是想喝的话可以直接用我的。”

短短的几秒内,我对抱朴宫的印象跌落到了冰点,而对刘师兄的钦佩之情就如滔滔江水,一浪一浪又一浪。

我的敬仰让刘师兄莫名其妙。趁她微微皱眉的当口,我转移话题,加了她的微信,问刚刚的钟声是什么意思。

她说那是早课信号,问我要不要跟着一起去。

于是五分钟后,我跟着她到了早课殿堂。

原来就是昨天晚上见到的文昌殿。

一走进院子里,就能闻见股极为浓厚的香味。缭绕的白色烟雾从香炉之上袅袅盘旋,里面还有好些香已经燃尽了,歪七扭八倒在里头。由于昨夜下过雨的缘故,香灰还很湿润。

我被这股烟呛了口,转头问刘师兄:“早课就是念经吗?要多久呀?”

她想了想,然后回道:“大部分是唱的,大概一个小时左右,晚课要短点。”

因为先前了解过一点,我知道早晚功课需要跪下来,接着问:“那要一直跪着吗?会不会跪累呀?跪累的话怎么办?”

“有站起来的时候。那些师兄也会跪累的,一般悄悄休息一下,别太明显就可以。”

她说的“师兄”是指观里已经出家的师兄。

不过不管是先前见到的杨师兄,还是这位同寝的刘师兄,这座观里的人比我想象中都要冷淡很多,好像只有一问一答这种模式,很少多提醒些别的注意事项。

怎么说呢,我问得稍微有点儿尴尬。

我看了看刘师兄手里那本已经翻得有些破烂的经书,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但是我没有经书怎么办?”

“里面有准备,你可以等会直接拿一本。”

进了殿,我看到了她说的那摞书本,和想象中一样破旧。我挑了下,从里面选出一本稍微不那么破的拿在手上。

翻开一看,傻眼了,全是繁体字。

我望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的繁体字,忽然有种自己是文盲的错觉。

蓝底封面上写着《太上玄门早坛功课经》,里面正文的字倒是蛮大,不算很长的经文,竟然印了整整一本册子,拿在手中还有些厚度。

我用求救的眼神望向刘师兄,问她都认得这些字吗,刘师兄再次用那种淡淡的语气说:“认识啊。”

我很期待她说自己一开始也不认识这些字,好让我多点儿心理安慰,不至于这么受打击。但刘师兄答完我问的,就再没有下文了。

还真是严格的一问一答。

这座宫全是淡人吗。

我欲哭无泪,拿着手里的经书,开始近距离打量殿内场景。正中央供奉的是文昌帝君的神像,不过似乎有些掉漆了,两边的柱子掉漆更严重,晃眼一看还以为是什么特殊艺术形式。

整座殿蛮高,上面的斗拱架得很复杂,下面则是排供品。供品不太新鲜,那个苹果的皮儿都皱了。

一阵不知道什么乐器的声音响起后,师兄们穿着黄色的袍子,每个人手持不同的法器依次走到第一排。我们这些没出家的站在第二排,学着他们的动作行礼。

跪到垫子上的时候,我才明白了古装剧里为什么苦情桥段全都是下跪。

可真硬啊。

唯一正版

垫子虽然看着是用彩布裹着的,一跪上去,我就清晰感觉到膝盖传来的坚硬触感。只用了一刻,我很快判断出垫子的材质,里面是蒲团,而外面就包了一层布。

而且这层布也很有个性,上面各种色块大杂烩。每一个色块的材质也不尽相同,像是不知道哪的边角料废物利用,最后绣成一朵彩色的莲花,针脚歪歪扭扭的。

还真是相当节俭。

我跪在这个坚硬的蒲团上,看着看不太懂的经文,硬着头皮跟师兄们一道唱着。不过因为是靠唱的,好些字都要变音,而且不像流行曲那种变调,而是以一种更加悠远绵长的方式。

大院的香炉上烧着香,里头文昌帝君的神像前也点了香。袅袅烟雾中,各式乐器嗡鸣,大多是打击乐器。最左边的师兄敲着钟,中央的师兄敲着木鱼,还有师兄手上的乐器我不怎么认得出来,大概是类似于钵、摇铃、铛锣的东西。

原来早课自带配乐。

在一重重和音中,我清晰听到自己走调的声音,有种被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超度的感觉。

还好道观不像学校那样有领导盯着。

事实上,我甚至没在前面那排师兄中看到任何一位具有领导者气质的存在,感觉年纪都不算多大的样子,资历也不像有多深。

想起杨师兄先前报警时说的几十号人口,这里的数量明显也对不上,两排各六七个人,满打满算也不过十来号人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