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蒂烦恼道:“说来话长……”
希什不满地打断:“你一个干活拿钱的,管那么多做什么?”看到荀听冷脸,希什不满更甚:“你这是什么表情?”
“哎,哎!”麦蒂及时拉架,声音柔软地劝道:“希什哥,你对荀耐心一点嘛!他是我的朋友,又不是下人。”
希什冷笑:“你‘朋友’可真是多到鱼龙混杂。”
“是哦,我和刻耳柏洛斯都能交朋友,”他拍了拍身旁正在嚼草的无辜双头羊,“希什和荀……还有刻耳柏洛斯,都是我的宝物!”
荀听不愿与希什纠缠,顺着麦蒂丢给二人的台阶下了,将物资搬运到马车上。
“孝村”离此处不远,大概有半天的路程。
越靠近目的地,道路便越泥泞。阴雨连绵,粘稠的泥土里甚至混杂着骨头碎片,有的骨架相当地怪异……荀听甚至看到一只白骨脊柱像一条分叉的花茎,自然地开出“两朵”头骨来。
麦蒂还是在路途中为荀听解释了去路远镇的缘由。
路远镇是南希伯的领地,深藏于乜伽和南希伯交接地处的山谷中,少有人至。卡佩斯的手下几个月前清剿“黑太阳”的一伙窝点时,追踪逃窜的黑太阳教徒到了路远镇,这伙人集体却在那里消失了。连卡佩斯派过去的手下以及乜伽晟国的协助佣兵也不知所踪。
就当他们以为这群人是路上遇到了什么不测的时候,乜伽边境的哨点气象台给南希伯快马寄来一封信件。
信件里是几个“胶卷”。用绿影液显色放大之后,得到了一叠照片。
气象台说,观测目标点位于布莱特大荒的中心,也就是乜伽曾经没落的首都“圣甘”的位置。
深绿色的底片不太清晰,但可以隐约地看到天空处,积卷的云层上似乎铺满了一张张巨大的痛苦扭曲的脸。
它们仿佛像是被溺死在大气之外的巨人,沉重恐怖的表情,挤满了天空,压在渺小的大地之上。
乜伽寄来的信件附录里写道:“根据面部特征判断,这些云层之上的巨脸,正是那几个在路远镇失踪的佣兵。”
路远镇失踪事件(二)
……
“这种现象其实在百年前出现过一次,是在归巢之路时期,”麦蒂又讲起故事来,“在第三条道路上开路的几位点灯者,途经路远镇这块儿地时失去了联络……哦,那时这儿还不叫路远镇,这山谷山清水秀的,聚集了好几个村落,人口比现在多得多……”
双头羊“咩”了两声,打断了麦蒂的话。
“……你这家伙。”麦蒂觉得它大概是饿了,于是掏出一块昨晚剩的肉干递到它的一张嘴里。这只荤腥不忌的岩羊“咯嘣”地嚼了起来。
荀听对“归巢之路”有所耳闻。这个词在《乜伽文明史新编》的“谅解仪式”部分处浅有提及,是荀听在阅读主教宅邸藏书的时候看到的。不过当时时间有限,他无法将那一本厚重的文明史全部读完,对其他名词的了解也就浅尝辄止了。
荀听写了一会儿字,举起纸张来,问:“归巢之路是什么。”
麦蒂曾经心血来潮当过一阵子的流浪吟游诗人,算半个见多识广的故事篓子。他撇嘴道:“荀!归巢之路这么有名的历史,就算你没书本学好,你总在听故事看歌剧的时候了解过吧?”
荀听摇头。只听在马背上的希什故意嗤笑了一声。
“……”
随后麦蒂清了清嗓,拾起了老本行,说道:“我们呢,现在是处于厄婴之灾第二次爆发时期,简称灾二时期。厄婴之灾可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在这之前有一场更大规模、更严重的厄婴灾害,大荒几乎吞噬了整个晟洲大陆!我们只能挤在大陆中间那一丁点儿地方……这灾难就是第一次厄婴之灾,我们把他简称灾一时期。”
“在乜伽教皇怀社上,南希伯总统阿德卡佩斯当政时,第一次大灾害结束了。灾一期之后,乜伽和南希伯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整个大陆进入了相当平和繁荣的发展年代。”
麦蒂的眼神熠熠发光,他说:“就是在这时,怀社上带领着那些为躲避厄婴之灾而逃离故乡的难民,在南希伯的协助之下,千里迢迢返回首都‘圣甘’——这场万人大迁徙就被称作归巢之路。”
“虽然大荒消失了,但被朽神占据太久的土地上还是免不了留下了许多厄化怪物。所以归巢之路开始时,教皇钦定了许多位‘点灯者’进行‘开路’,点灯者们分成三队,各从三条规划路线出发,点灯小队负责杀死怪物、报告路况,同时在沿途插上灼热旗帜。”
“灼热旗帜”是用记忆材料做成的旗子,和麦蒂的那个“圣光集束之灼热光束”——也就是手电筒——本质上用的是同一种材料。灼热旗帜的照耀范围和强度都大幅提高,可以非常有效地驱散黑暗与厄化怪物。
“第一道路和第三道路的开荒都因各种原因而失败了……最终只有第二条道路开拓成功。无数只灼光旗帜散发的光芒连在一起,就好像一条光明的绸带,隔绝了黑暗,降临在晟洲大陆之上,数万难民得以沿着这条光明之路返回故乡。”
麦蒂叹了一口气,道:“当然,这条光明的‘归巢之路’筑成的代价也非常惨重:几乎所有的点灯者都牺牲了。只有开拓第二条道路的一位小队成员活了下来,那人叫做‘哈维戈’……或许是队友牺牲对他来说的打击太大,哈维戈在被授勋之后,向教皇申请离开了乜伽晟国,沿归巢之路返回,去寻找伙伴们的尸体,他想要带着伙伴骨灰归乡……但这位英雄却再也没有回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