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让叶果燃起了一些信心。
她们继续聊了一会儿,黎虹忽然跳跃地问道:“你觉得宗跃怎样?”
“怎么样”的句式从黎虹那里说出来,多少有些令人遐想。黎老师四十多岁,未婚,不缺蓝颜和年轻男友,却还混合着些阿姨辈的爱好,比如八卦,比如爱给人牵线……叶果前男友因为她认识的,于是总觉得她存在“不怕,黎老师给你介绍个更好的”这样的心思。
失业让恋爱欲无限接近零,这是叶果的现状,但被询问对象是宗跃这类很受异性青睐的类型,这就让人难以立刻回答。
“挺好的。您说哪方面?”叶果打算先听黎虹说。
“外表。很帅对吗?”黎虹倒试探起来。
叶果脑子里立刻出现的不是风度翩翩的主理人,反倒是兰州拉面店里用筷子把洋葱挑到纸巾上的那个人,还有那双似笑非笑的褐色眼睛,把精英滤镜击碎了大半,觉得他有点神经质。
“是挺帅的,不过不像很好打交道,我说的可能不对。”
“他做朋友非常好,聪明、仗义而且很有能量,但只当朋友或者合作伙伴就好了——他这个人容易给年轻女孩错觉。”
叶果简直扶额,黎虹给想反了,眼下她真的没心思,但还是爽快回答道:“好的,黎老师。”
挂了电话,邮箱里收到了一封新邮件,是今天面试中说到的插画合作合约,他们对她不是敷衍。合约中甲方已盖章完毕,签字人是宗跃,签字笔很细,字体锋芒毕露,是那种尖锐的漂亮,和本人有点像。
叶果用水笔回签了叶果两字,圆滚滚的,和她的脸型也有点像。
面试的次日,叶果一早去了画室。
她是兼职不存在周末加班,兴趣班的学生上午爱睡懒觉,一般都是下午两点之后来画,上午可以放空。
叶果想到了黎虹说的艺术家。
面试时宗跃和胡女士也谈到插画像设计,是符合时代的潮流文化,和艺术是两个逻辑,插画家靠美学横空出世,艺术家却可能牺牲掉一部分视觉去创作,插画设计靠眼睛,艺术作品靠通感,后者需要时间精力沉淀。
空无一人的画室,是弥足珍贵的时间和空间。
叶果打开遮光布和窗,望向窗外。画室是办公楼十八楼,窗外有一片叶子吹进来,落在教室的地上。
她望向叶子,回忆学生时代的光阴,又想到这几年的自己,忽然开始恐惧曾经引以为傲的笔力不复存在。但怀疑并未长久控制住她,衰退也不是无法依赖“复健”来恢复。
叶果决定先画肖像,没有模特儿,就从临摹照片开始。
她手机里有不少,都是叶家三口的合影,一起出去吃饭,一起看电影。望着照片里的父母,叶果难过起来,她一事无成。
叶果又上网看明星照片,也没有一张满意的,他们脸上没有真人皮肤的质感,眼神也是千篇一律的明亮,都不是合适的对象。
她忽然想到了宗跃,之前搜过他,于是上网找了一张路透照,近期电影节的红毯照片,黑色西装领结,冷冷望着镜头,上相,眼神防御,是工作状态。
叶果将手机支起来,在白纸上开始画小色稿。
大学时老师推崇的肖像画家之一是约翰·辛格·萨金特,也是叶果在模仿得最多的画家。她涂了两张速稿,删除了多余笔触后,开始正式作画。
萨金特的人物肖像绘画色块多、线条少,这次她也选用油彩打底,再用松节油摊薄颜料画出形体。作画时她又出神,想到临近毕业时的光影,充满了对生活的幻觉,幼稚地向往物质和感情都极度满足的未来。那时的她,每一张画都像小女孩点燃了一根火柴。
回忆里更阴沉的部分刺痛了他,她紧张起来,但笔下的铺陈又让她渐渐放松,画面显现,心被逐渐治愈,一部分灵魂好像出窍,停留在肉体和画布之间。
宗跃的肤色不像是常见的亚洲人,她用了钛白、镉红、镉黄以及深褐调色,呈现微微的半透明质感,微醺的质感扩大了他身上的一些特质。叶果将他的身体也做了微微变形,肩膀的宽度被拉长,表情和眼神有一些变化……
三个小时后她完成了大半,冷静了下来,才发现自己画的不是他本人,而是想象中的他。
等待颜料干了才可以继续画细节。今天就到此结束。叶果决定休息了。
她将腿盘在座位上,靠着椅背凝视着画,此刻是满意的,但这只是眼下一分钟的极限,又怕这种满意不过是一种短暂的自我陶醉。
陶醉之后便是虚脱感,和画插画到天亮完全不一样,不是肉体的疲惫,而是精神力的耗尽。她不知不觉睡着了。
再等她醒来时,手机已经锁屏,几个老师和学员在后面看她的画。
“叶老师!这是明星吗?”一个老师问。
“啊不是,我网上找的图。”叶果揉了揉眼睛,把盘着的腿放下来,摸了摸腰椎,觉得腰酸腿疼。她这个习惯很差。
她发现教室的光线不同了。早上她将遮光布打开,现在它们被全部被放了下来。
光线变化之后,叶果却感觉眼前宗跃的脸更明亮,她还来不及在细节上处理高光,调色已经让画面比原图更亮,有一种明亮但暧昧的氛围,又觉得画中人很像本人,呈现的是第一次见到宗跃的样子,两眼似笑非笑,不知是要说出赞美还是讽刺的话来。
她开始意识到黎虹的提醒很对,宗跃有容易令人遐想和错觉的气质,不由个人意识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