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个问题如果让谢闲知晓的话,她一定会十分自信地回他一句你可以的。不管怎么说,现代国家帮助几亿人脱贫,故陵人口还没现代一个大点儿的县多,即便生产力水平不够,生产力不足,制度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病,但事在人为嘛。倒不如说,现在的基底已经足够低了,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改变都已经可以称得上是进步了。
谢闲的目标也不高,只要每年都能比前一年进步一点点就足够了。
怀揣着复杂略显沉重的心情,牧野总算是见到了那位传说中的翁主殿下。和传闻中一样,对方长着一张让人见过就绝不会忘记的脸,就是不知性子是不是也像传闻中那样……
“下官,参见殿下。”牧野俯身行礼,将所有的思绪都敛在眸中,没有轻易表露。
“舟车劳顿,辛苦。”谢闲扫他一眼,淡声道。她对这人的印象却是和传闻中的不大一样,她原以为,那个直言不讳的人会更加古板周正,却不想对方长了一副清秀的书生样貌,不管是和姓名还是和专长看起来都很是不搭。
牧野的视线一直落在地面上,语气不卑不亢,“多谢殿下关怀,不辛苦。”
“从边界到故陵城,这一路上见过的,可有什么感想?”谢闲自然不是为了和他寒暄才站在这里的,直接便问道。
牧野不自觉蹙起了眉,但还是开口道:“请殿下恕下官直言,故陵的贫困让下官印象深刻。”
谢闲却笑了,的确直接,接着便问:“那么以你之见,故陵如今的状况是何缘由?”
“这……”牧野迟疑了片刻,理理思绪,而后一本正经地回道,“下官见识不多,所知皆从地方志而来,若有疏漏之处,还望殿下见谅。依下官浅见,气候环境、劳动力短缺固然是重要因素,但更为关键的,是这里的百姓生产方式落后,不知变通、思想顽固,且官府并未做出有价值的引导,无甚作为,因而……”
牧野说着说着,发觉自己好像又没忍住说多了,便是一顿,赶忙道:“下官多嘴了,请殿下降罪。”
“鞭辟入里,不错,何来多嘴一说?”谢闲似笑非笑地说着,略顿了顿,又道,“若已知症结所在,可有解?”
这个问题让牧野短暂的陷入了沉思,没等他开口,便听谢闲慢条斯理地开口:“我有意请牧大人编纂一本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农书,授予故陵百姓,不知牧大人是否愿意?”
“此等利国利民的好事,下官自是愿意的。只是,殿下所言‘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可有实例?下官一时并无头绪。”牧野先是不假思索地回道,而后又有了几分迟疑。
“实例?”谢闲略想了想,“唔,三字经那样的吧。总而言之,只要你写出来的东西,拿出去给农户读一遍,他能理解你说了什么,就算合格了。”
而今西玄并非没有农书,但问题在于,那农书并非写给农户看的,虽然也有农户不识字的原因,更在于其中引经据典,生僻字颇多,读来十分艰涩,因而传播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殿下此法甚好,下官记下了,这就整理思路着手进行。”牧野眼睛一亮,当即回道。
“嗯。”谢闲点头,并未就此事再言及其他,她还是决定等先看过牧野写出的成书之后再判断有没有需要他加进去的部分,毕竟她对牧野所掌握的农学知识有多少也没数,还是得避免说了对方却已经知晓的情况,属于多费口舌,再者,有些方法如若这个时代没有,还要经过实践检验才能说服牧野写进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哦还有,”牧野想告退的时候,谢闲又把他给叫住了,“你可知晓还有什么时令作物可以种植?”
牧野没答,先给了谢闲一个十足困惑的表情。
谢闲解释道:“我在府中开辟了一块不大的田地,想着近日里种些什么,但又不知该种什么好,因而请教请教牧大人。”
牧野现在是真的惊讶了,这位翁主殿下与传闻中也太不一样了,“殿下想种几样?那块田有多大?考虑到故陵的气候,有些作物我也拿不准……敢问殿下种这些是想自食吗?”
“哦确实,恰好借此机会,试验一下你拿不准的那些作物能不能在故陵成活吧。”谢闲思维可以说是十分跳脱,“府里这块田还是太小了,可惜城郊的那块地方已经种了麦子,再远些就不大方便了。”
牧野懵懵地点了点头,虽然他也不清楚怎么自己说了一句话就突然多了份验证作物能否成活的工作,但总之,殿下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瞬间就感觉未来的日子更有奔头了。“好的殿下,稍后下官写份单子给您过目。”
“这样吧,你把月份以及有概率在故陵成活的作物都写下来,这之前的没有办法,之后便开始试种工作吧。”谢闲接着道,“可惜故陵劳动力严重不足,否则靠近边境的那一大片荒地就不至于闲置了。罢了,眼下还是尽快删选出适宜种植的作物才是关键,不能偃苗助长。”说到最后,谢闲就完全是在自言自语了。
牧野盯着谢闲神情居然有些动容,这位翁主殿下,是当真有心思让故陵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啊,绝非什么尸位素餐之辈。太好了,这可真是太好了。
两个人的谈话在一片祥和中进入到了尾声,最终,谢闲获得了不少的灵感,而牧野获得了成吨的公务,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在牧野离开之后,谢闲又思考了片刻,给故陵各县令下达了各自在辖区内开展大索貌阅(人口普查)工作的命令,并要求他们把名册抄录一份送至故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