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画村>大魏宫廷背景 > 第23章 献策科举(第2页)

第23章 献策科举(第2页)

中尸虫名为彭质,在人胸中,令人烦恼妄想,不能清静。

下尸虫名为彭矫,在人腹中,令人贪图男女饮食之欲。

地宗就是以斩除三尸虫为修行目标,一旦修成就会成为金仙守卫天道,相当于天道的防火墙。地宗以各种法术、符咒和三昧真火为立宗之本。

人宗修缘法,指的就是行善事,结善果,积善缘,这个行善事很有讲究,比如说你救了一个恶人,被救之后还在做恶,那救人便不是善行,反而会消减善缘;

若是救了罪大恶极之人,更是会遭受天道反噬,轻则是减阳寿,削道行,重则堕入魔道,被金仙追杀。

若是将缘法修成正果便会成为地仙,可开设道场道观,为人祈福请愿,享人间香火。相当于是天道系统的交互平台。人宗以法宝、仙丹和阴阳无极术为立宗之本。

李羿听完了陶仲文的讲述,问道:“既然道门地宗最擅长双修术,那请问先生地宗道场在哪里?”

陶仲文说道:“天宗道场在我大魏境内,终南山天师府。地宗道场总坛在南梁齐云山伏魔殿。人宗道场太多了,常见的道观都是人宗道场,不过咱们大魏境内最出名的就是武当山太和宫了,老夫的道门恩师正是太和宫掌门广德真人钟游龙,不过老夫只是人宗外门弟子,不能常伴师父他老人家左右。”

“老人家?”李羿看着眼前年过六十的水德居士惊讶地问道:“被先生称作老人家那得是多大岁数?”

陶仲文笑道:“师父他老人家已经一百二十多岁了,只不过修道有成还是四十多岁的容貌。”

陶仲文回忆起当初第一次见到钟游龙的时候还称他为老弟,得知其真实身份和年龄羞愧了三天三夜。后来当面请罪,诚心求教,最终被收为外门弟子,想到这里,陶仲文的老脸上还有藏不住得惭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羿听了这话,心里想的是:卧槽,妖寿啊!看来这个世界里修道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啊!要不要考虑一下?以我这种怕吃苦,耐心差的性格,好像修道也没有什么前途啊!罢了,人生苦短,喝死图卵!啊呸!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吧!李羿打消了修道的念头,但是并未放弃对双修术的追求,想着若有机会去南梁旅游,一定要到齐云山伏魔殿去讨教一番!

李羿想知道双修术的事情,水德居士已经把知道的全说了,他也就没再追问而是问了另一件事,“先生,修缘还有一事请教。”

“说吧何事?”

“修缘想问先生,当今陛下可有一统九州问鼎中原的雄心壮志?”

李羿知道陶仲文是帝师,所以直接问他,会有最直接的答案。

陶仲文盯着李羿说道:“为何有此一问,难道修缘想入仕了?”

李羿诚肯地说道:“晚辈当真是不愿入仕为官,不过倒是愿意为大魏出一份绵薄之力。”

陶仲文疑惑道:“不愿为官又如何出力?”

李羿笑道:“先生还记的晚辈的志向嘛?独领风骚!晚辈想要在大魏掀起一场文坛变革,效仿前秦儒家七子,彰气节,铸风骨,一改文人视南朝为正朔的观念,让大魏成为儒道正统!”

陶仲文摇头笑道:“修缘啊,不是老夫轻视于你,但就凭现在的你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还是等你成为大儒再说吧!”

李羿摆手道:“我确实做不了什么,但先生您能做的可有很多,比如推行科举制!”

陶仲文疑惑道:“何为科举制?”

李羿喝了一口茶,随后开始给陶仲文讲解科举制度。从制度讲到意义,从宏观讲到细微,李羿讲的是条条是道,陶仲文听的是句句真言。

当李羿说出牢笼志士,让天下文人投身于经诗子集之中,钻研章句,白穷经,只要读书人安定了,如若再有人兴风作浪也不过是盗匪草寇,成不了大事。

陶仲文听完这话心中不由一惊,他开口问道:“修缘,若是这般,那这科举对天下的儒生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啊?”

李羿反问道:“那我倒想问问先生想让这天下安定,还是动乱了?”

陶仲文思索片刻再问道:“若是只读死书,那这书读的还有何意义?”

李羿同样是反问道:“敢问先生,自认为读的可是死书?”见陶仲文不解,李羿开口道:“敢问先生读史书有何心得?”

陶仲文答道:“通史明义,以古仿今,自然收获良多。”

李羿笑道:“自夏禹建立王朝,经商周两朝千余载,再到秦朝五百而亡,现今天下三分,这一千多年来的史书,先生可用一句话来概括?”

陶仲文不语,李羿吐出四个字:“成王败寇!”

陶仲文瞪圆了眼睛,只听李羿继续说道:“这世上哪有真正的历史啊,真正的历史都被后人改写了,自古以来,都是后人为前人写史,而后人正是推翻前朝统治的人,他们当真会把前朝的事如实地写出来嘛?

不知先生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叫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或者说胜利永远属于正义的一方。这两句话表面上看说的是正义最终会取得胜利,但真的是这样嘛?正确的理解不应当是只有胜利的一方才有话语权,才能决定对错?”

陶仲文听到这话,突然对李羿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明白了李羿所说的读死书的意思。

李羿继续说道:“先生似乎明白了一些,但又没有完全明白,死读书和读死书可不一样,先生之前说的应当是死读书的意思,但这世上可不乏一些读死书,却把书读活了的人,而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虽然是凤毛麟角,但却是不可或缺的人才,科举就是要把这些人选拔出来,或重用或看管,总之不能放任不管。”

陶仲文闭口不言,静静地听着李羿讲,后者说道:“科举的作用就是不让这些有大才的人受到埋没,所以科举又叫恩科,是皇帝施恩于天下读书人的做法。把恩科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种,把考生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再进行排名,排名靠前者作为后补官员,一旦出现空缺便可递补。这样一来有两个好处:

一是解决各大家族对于仕途的掌控,可以加强皇权,解决了皇帝除了氏族无人可用的问题。

二是笼络文人之心,让天下寒门庶子皆来投奔,改变大魏胡虏的的旧观念。

既然要选拔人才,所以不能仅仅局限于文试,科举还要分科目,文史科、术算科、工匠科、兵将科等等。如此一来,便可以给众多读书人不同的选择,至于方才所说的牢笼志士,那就要从考题上来做。

考题从哪本书里出,是由朝庭说的算,而朝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书籍选择,如果有必要,修书也是可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