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一款很努力给自己争取休息时间的三岁半小孩。
他能有什么问题呢?他不过是想要有两个给自己打下手的,读书识字的人罢了。
“嗤,实话跟你们说了吧。”那吴少贤上上下下地打量了这个地方,“我们不管他们想要干什么,但是想简简单单地把我们卖了,我只能和你们说,不行!”
“就是,而且你们拿出来的东西也未必好用,我看观测天象,我们原来那套就可以了,要是真的很行,你们怎么会自己掌握了工具,还得找我们来看天气。”杨志新附和。
苏景先看着这俩人,突然想到了以后,清朝时期,那西方来的自持自己学了先进的天文学知识,把传统的东方天文工具都当做垃圾,只一味地研究西方天文器械。
果然,还是需要有民族自信的!
“我们老祖宗的知识,不比谁差!”那边三人还在拉扯,这边苏景先冷不丁地说了这句话。
熟悉他的晏几道知道,这人经常神游太虚,然后再抽冷子一样说出点东西,或许有用,又或许根本就是别的事情。
晏几道知道,但是另外俩新人不知道啊,听了这话,格外亲切。
“就是嘛!我们爹爹还说你们的东西哪里哪里好,这术业有专攻,不同领域的事情怎么能够一概而论呢,我们要观察天象,再怎么,眼睛都不能局限在这小圆筒里面。”
这是吴少贤,他好哄地很,苏景先一句话,他说了好多句。
杨志新都没辙,扶额苦笑,压根来不及制止他。
“大概就是这样。”杨志新也只能把他们俩的计划合盘托出,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他还自己把原本写好的天气划掉,写了一串新的天气变化。
这次更加精细,不仅是七天的天气,甚至贴心的写了当日的可能变化,他还不补了一个现在适合种植的蔬菜。
“我是专门研究天气和农田这方面的。”杨志新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吴兄比较厉害,他真会卜测吉凶。”
杨志新“投诚”了,吴少贤自然也得有所表示,他也把自己写的天气划掉了,新改动的和杨志新几乎没有什么差别,没有种植提醒,多了一个七日内的“灾情提示”。
啊?不是?哥几个,你们是什么人肉超强气象仪吗?
虽然暂时不知道正确率,但是苏景先看着写得“川蜀之地或有轻微震感”,已经相信了几分。
苏景先也记得的,古语有云“大旱之后必有大震”,最近没有传出来这消息,大概也快了。
只不过……苏景先看着两个刚刚就一脸诚恳,现在看起来更真挚的两位,想到了他们爹爹的介绍“人老实,话不多”,感觉自己实打实的受到了诈骗。
这明明就是“实话不多吧”!
没辙,也没办法退货退款了,苏景先只好把这俩更物尽其用起来。
“那我们把这栏写大一点吧,贴心建议,今日汴京地区的天气变化,今日哪些地区会有比如干旱、地震这些。然后写上注意事项,地震的话……”
苏景先说话的时候,三个人都在看着他,他也没注意,说着说着还拿出来了纸,“地震要注意的事情也有很多,保持冷静,优先在意自己的安全,第一时间到开阔地带避险……”
“他一直都知道的这么多吗?”杨志新看向晏几道。
晏几道点点头,“这种人,学习也不差,啧。”
“啧”的口癖也是从苏景先身上学来的,苏景先和晏几道两个人现在还不会骂人,但是有这个小口癖,也能展露一下自己的情绪。
比如现在,晏几道就有些不爽。
“这又是哪本书教你的?”晏几道拿着看了,不光是地震,火灾、干旱、洪涝都写了。
“生活?”苏景先很多都是上辈子的“口号”上感受到的,自己主动了解的少,学校和社会总是不遗余力地想要让每个人都知道生命的重要性,保护自己的人生安全。
“很有用哎!”吴少贤看了几眼,怎么看怎么觉得这短短几句话应该被全面推广。
“这报纸出来了,以后我也想订一份,可以吗?”杨志新也觉得有用,不过他是看中了其中的一个故事版本,画的很可爱,画面生动有趣,故事也诙谐幽默,正好订阅了打发时间看。
报纸还没卖出去呢,就先有了两位预约购买的主顾。
“参与制作的都会免费送的~”苏景先把报纸往两人手里一放,突然想到了自己之后很喜欢在报纸的夹缝中看小故事……
苏景先突然燃起来的干劲,让晏几道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两步,可惜,没用,苏景先一把抓住晏几道的手,“几道,前些时候我那书坊有人找茬,你记得吗?”
“记得啊……”你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要找茬回去吗?
晏几道刚想安慰说,下次吧,这次我已经让我爹爹还有我的哥哥们去给你报仇了,保证相关人员最近过得极其不舒适。
谁能想到,苏景先压根没有想到这方面,他想得是另一件事,“当时那人好像是拿了书生写的故事,不如我们这个中间也找几个穷书生吧,写点小故事,我们给稿费。”
“啊?”三人面面相觑,面对这多出来的工作量,一时之间都不知道从哪里找写小说的穷书生……
“找大人问问呢?”这也没别的办法,大家都不看小说。
晏几道就别提了,他虽然是贾宝玉的配置,晏殊老来得子,他前面几个哥哥,有些都入仕了,不说把他宠的如珠似宝,也是过的要星星不给月亮的日子,但正因为如此,三四岁的他才不会接触到小说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