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贞是第二天下午回宫的。
琼林苑里的日子确实安适,可她清楚这安适只是一时,她不该贪恋。
临走时,元贞和杨變约定若有事找他,就会来琼林苑,让他注意盯着这边动静便是。
回宫后歇了一晚,次日照常去尚书内省,却在刚进门后就被蕙娘请到内省最后一进。
也许外人不懂,内省中的女官们却知晓进入那里意味着什么。
那里是虞夫人的办公之地,除了程直笔关直笔,其他人未经召唤不得随意进入,未曾想今天夫人竟把这位公主请了进去。
是碍于公主身份,还是因其他?
这些日子因元贞总是出入尚书内省,下面自然少不得有些议论,猜什么的都有。此时见到这样一番情形,怕是又要议论一番。
只有那么几个人知晓这意味着什么。
关巧慧脸色十分难看,第一次在人前失态,尤其是在程半香面前。
“师傅她怎么能这样?!”
程半香看了她一眼,脸上未显出任何讥讽之色,只是平白直诉:“师傅为何不能?你以为你那点小动作能瞒过谁?你想自救,师傅也想救内省。其实这样也好,你也不用成日就想着怎么与我争了。”
说完,程半香便走了。
留下关巧慧和马媛二人。
马媛见师傅脸色难看,吓得什么也不敢说。
俄顷,关巧慧收拾好狼狈之色,只是她略显有些匆忙,匆匆交代了马媛几句话,就悄悄离开了尚书内省。
也不知她去干什么,一直快到中午才回来,不过马媛瞧师傅的脸色更差了。
“师傅……”
“她还没从后面出来?”
马媛摇了摇头。
师傅走后,她就一直让人盯着后面动静,人进去后到现在都没出来。
关巧慧似再也承受不住,捞起桌上的笔洗,狠狠地砸在地上。
随着一声脆响,水和瓷片迸溅得到处都是,就如同她此时的心。
她怎么也想不通,为何魏思进会连见都不见她,只使了个人与她说,说此事按下不提,让她别折腾了。
从这一日起,元贞开始正式出入尚书内省。
似乎与以往并无什么不同,外面人都以为她还是去给人教字,但在尚书内省这,虞夫人却是发了话。
说以后元贞就跟在她身边学习,在内省中地位等同她。并下命,此事不能与外人透露,一旦有违,定不饶恕。
这般情形,怕是傻子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私下如何议论且不说,至少表面上内省中的女官都接受了这一做法,并谨言慎行地封住了自己的嘴。
现在元贞开始接触每天新到的奏疏和札子,也是经由此她才明白这其间的过程有多么的小心、谨慎,乃至琐碎。
入内内侍省那每天都有人随身在宣仁帝身边侍奉,不管是在朝会上,抑或是宣仁帝私下召见大臣开的小会上,一旦有大臣需奏对,便会先请奏,然后进呈奏事札子。
这些札子由内侍中的专人收取,而后当众装袋、就封、押印,再转入内中,交接给专门交接的直笔内人。
若是四方奏犊或是言官谏言等其他奏疏札子,则经由中书省或者门下省的通进司,由他们封押后交由入内内侍省下的内东门司,再由内东门司转交尚书内省。
这些奏疏札子开押解封都有规制,除了专人外,还需有数位直笔内人到场。若札子有破损脏污,需记录下来,而后按数量分给各房,由管房的直笔内人着人抄录并详看。
不重要的诸如例行问安的札子放在一处,重要的、需要紧急处理的则按紧急不等分类放置。
而后该抄录的抄录,该处理的送去处理,这些尚书内省自有一套处理流程,就不再细述。
现在虞夫人身体不好,大部分奏疏都由下面各房直笔内人处理了,相对紧要的则会分到关直笔和程直笔手中。
等她们都处理完了,虞夫人再看过一遍即可。
若有问题,打回去重来,若无问题则将所有札子送到垂拱殿。
在送到垂拱殿前,已经代为御批的,以及不可代为御批只可宣仁帝亲批,以及相对紧急的札子,都会进行分类。
是时呈上去一眼可见,为宣仁帝节省了许多琐碎无用的功夫。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圣上对代批不满,或是他因某些原因不想亲自批阅,尚书内省这会派一位直笔内人过去,由其口诉,代为御批。
一般这种情况,以前是虞夫人,现在多是程半香和关巧慧二人负责。
元贞跟着走了一遭,大致流程就全都明白了。又去下面的甲、乙、丙、丁、戊、己六房看了一下,认识了各房领头的直笔内人。
如今顶着直笔内人头衔的,除了程半香和关巧慧,也就这六人。其他人都是副笔或预笔,也就是暂时还不可担当一面的。
元贞只花了两日,就把这一切都捋顺了,之后就开始跟着甲字房的周直笔学着开始批阅奏疏。
批奏疏不同其他,遣词酌句都有考究,不过这些难不倒元贞,找来几本批过的奏疏当范例看,便知该如何写了。
诸如问安奏疏是一类遣词酌句,禀事札子又是一类。
周直笔是个非常温和的人,虽容貌不太出众,但自有一身清正的书卷气。
如今元贞与尚书内省大部分人都接触过,发现大概是一个人的气场会影响整体,这里的女官大多都聪慧和善,可能与外人接触的少,虽性格各有不同,却没有那种心眼特别多的人。
所以也就不存在刁难、看轻之类的事,所以说与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