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画村>北魏文昭皇后 > 序(第1页)

序(第1页)

这是一本高水平的历史小说。小说以三国时期充满战争、死亡、饥饿、痛苦的乱离之世为背景,讲述了德、才、貌俱全的奇女子甄氏悲剧的一生。小说以甄氏、李夫人和阿秀三人突破阶级身份禁锢,结成真挚的患难之交为主线,述及曹魏集团权力传承的斗争。《三国演义》故事家喻户晓,其主旨是歌颂“正统派”刘备而贬黜曹操、孙权的。小说《文昭皇后》突破这一陈腐观念,站在人民的立场,借甄氏之口说:“春秋无义战,今世亦无义战,群雄成败兴亡,在呼吸之间,然又有何人,堪称为吊民伐罪,拯民于水火?又有何人,不视黎民如俎上之肉?生灵何辜,身处乱世,罹此劫难?”洞穿了三国史的本质。

小说较为成功之处至少有三。其一,成功塑造了甄氏这位具有仁爱、平等思想的古代女性的伟大形象,让读者真切体会到中国历史上以儒家“仁”“义”、墨家“兼爱”为内核的人道主义、理想主义精神光芒的闪耀,及其对国人心灵的滋养。其二,小说深刻揭示了甄氏与曹丕感情变化并最终为其杀害的原因:表面上看,甄氏之死是曹丕宠姬郭女王争宠构陷所致,实质上则是甄氏与曹丕价值观念冲突不可调和的必然结果。其三,更难能可贵的是,与某些瞎编乱造的历史文艺作品迥然不同,小说中情节展开与人物塑造均有依有据、合情合理,举凡礼俗、称谓、服饰、器物、建筑莫不如此。同时还采用浅显文言作对白,以求反映三国时期人们的口语使用情况。小说即使有所虚构,也力求与历史情景相符。这些都是没有经历严格的史学基本功训练者难以做到的。

乍览之下,《文昭皇后》似应出自文学和史学素养双佳的学者型小说家之手。但让人惊讶的是,作者王梓雯竟然是一名中学生。不过,得知梓雯小朋友是著名历史学家王曾瑜先生的孙女,就不以为奇了。梓雯家学渊源,曾瑜多年来对她的悉心培养,本人略有所闻。这本历史小说的成功及其作者的成长,无疑与曾瑜先生的传授与指导关系不小。但曾瑜并非拔苗助长,称为择苗扶长,或许较为恰当。常言道:“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关键在于梓雯自身。

王梓雯是棵好苗子,具有成为优秀文史学家的潜质与志趣。她十一岁小小年纪时,便有诗作问世,博得汉学家吴以义先生高度赞赏。足见她文学天赋之高,是个超常少年。上初中时,老师布置阅读《三国演义》,梓雯总是刨根究底,由文学而史学,进而研习《三国志》。梓雯年纪小、志向大,有才识、有理想。曾瑜先生有这么可爱的孙女,实属人生极大幸事。他作为祖父,于私于公均只能选择尽力扶孙女上马,助她登堂入室。

曾瑜先生对梓雯的培养,投入多,方法对,效果好。直到耄耋之年,他仍坚持为梓雯讲解历史,其所讲述也已结集成书,即将公开出版。此书与众不同,别具一格,选题精当,分门别类,相当系统,重在讲述作为历史学者必须具备又往往被忽略的基础性常识,文字简洁易懂。梓雯从中获益甚多,这也是《文昭皇后》成功的前提之一。应当如何引导少年儿童学历史打基础,曾瑜的书稿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梓雯的成功就是一个实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曾瑜先生培养孙女不是复制自我,让她简单地继承衣钵。曾瑜以深研辽宋金史饮誉学界,但梓雯初试牛刀的这部小说,便在辽宋金史领域之外,且并非纯历史性著作。曾瑜指导梓雯阅读史籍,不是从浩繁的宋代史籍开始,而是从“前四史”、《资治通鉴》着手,注重从浅入深、由约到博,注重系统性。可见他期盼孙女超越自我,学问更厚实、更广博,更上一层楼。

梓雯志向大,曾瑜先生期望高。祝愿梓雯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更加勤奋努力,不负祖父期望,实现自己的抱负。

张邦炜邱志诚

2023年8月

(张邦炜,宋史名家,四川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邱志诚,温州大学教授,宋史造诣甚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