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正是常如意及笄的大喜日子。按照传统习俗,及笄当日,姑娘是万万不可踏出府邸一步的,所有的礼节都必须在屋内有条不紊地操办完成。
在前夜一更天时,常如意便开始准备及笄之礼的重要环节——沐浴。
她将精心挑选的十二种鲜艳芬芳的花瓣放入温热的水中,让自己沉浸其中,感受那股沁人心脾的香气。
沐浴过后,她换上了崭新的、绣有精美图案的红色里衣,仿佛整个人都焕出别样的光彩。
第二天清晨,天才刚刚泛起鱼肚白,常如意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就被一群手脚麻利的丫鬟轻声唤醒。
她迷迷糊糊地睁开双眼,看到眼前忙碌的景象,却也没有丝毫反抗,只是静静地任由四名丫鬟摆布,为她穿衣梳妆。
而此时,常如意的母亲李迎香也早早地起了床,此刻正站在女儿的闺房中,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婢女们整理床铺。
及笄礼这一天,常如意的闺房可谓焕然一新。无论是床上用品还是屋内摆设,无一不是簇新的,而且统统都采用了喜庆吉祥的红色作为主色调,将整个房间装点得格外温馨浪漫。
经过一番精心打扮,常如意今日所梳的髻显得落落大方,与平日里那个略带稚气的小姑娘相比,更多了几分成熟和婉约的韵味。
由于常家向来低调行事,此次及笄礼并未邀请过多的宾客,仅仅是自家亲人聚在一起,为常如意举行一场简单而又不失庄重的仪式,共同见证她的重要时刻。
常如意的婚期定在了九月十二这一天,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与喜庆之中。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京城的大街小巷早已热闹非凡。
锣鼓喧天,震耳欲聋;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涌向街头,想要亲眼目睹这场盛大的婚礼。
而此时的常府更是张灯结彩,入目之处皆是鲜艳的红色。红绸随风飘舞,宛如天边绚丽的云霞;红灯笼高高挂起,将整个府邸装扮的格外喜庆。每一处角落都被精心装点,充满了浓浓的喜气。
在众人的翘期盼下,新郎夜阑终于出现了。他身着一袭火红的新郎服,那鲜艳的颜色仿佛燃烧的火焰,令人眼前一亮。
头上戴着一顶金镶玉的冠,璀璨夺目,更显其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只见他身姿挺拔地骑在一匹高大威武的枣红马上,面带微笑,春风得意,宛如仙人下凡一般。
跟随着夜阑身后的,则是一支长长的迎亲队伍。这支队伍浩浩荡荡,蜿蜒曲折,一眼望去竟看不到尽头。其中不仅有精美的花轿,还有各种乐器演奏喜乐,引得路人们阵阵喝彩。
不一会儿,八抬大轿稳稳地落在了常府门口。轿子周围簇拥着八名美丽的侍女,她们手捧着鲜花。就在这时,毅王府的两名侍卫走上前来,他们手中各提着一个装满铜板的篮子。只见两人伸手抓起几把铜板,向着看热闹的人群用力挥洒而去。
那些铜板在空中闪烁着光芒,如雨点般落下。
“今日我们王爷大婚,见者有喜!”侍卫高声喊道。听到这话,围观的百姓们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大家纷纷争抢着地上的喜钱,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整个场面热闹非凡,欢声笑语回荡在京城的上空。
“祝毅王和王妃新婚大喜”。
“祝毅王和王妃早生贵子”。
“祝毅王和王妃百年好合,举案齐眉”。
祝福声不绝于耳。
夜慕风带着自己的小斯站在远处的人群中。
小斯在心里腹诽,喜欢人家又不说,这下好了吧,被人捷足先登了,陛下赐婚,抢也不敢抢。
“别人成亲皆有作催妆诗、却扇诗之习俗,想必毅王殿下亦不会例外吧!今日不如也来上一如何呀?”只听得人群中有那喜好热闹之人高声起哄道。
“来一,来一……”周边众人见状亦是纷纷附和着起哄,一时间场面好不热闹,欢快的氛围瞬间被点燃了起来。
然而,身处这喧闹之中的夜阑却是面色依旧沉静如水,毫无波澜。只见他微微颔,沉稳地开口说道:“既是诸位如此盛情难却,那本王便献丑作上一吧。”
语毕,稍作思索之后,他便脱口而出吟诵起一诗词来。其声清朗悠扬,字句间更是饱含深情与诗意,引得在场宾客们阵阵喝彩叫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