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摸了摸依然滚烫的铜炮管,“小叔公,我记住了。”
炮弹爆开,破坏力让人惊恐。甚至有随行的官员建议封存这种武器的图纸,销毁这些大炮。秦王政见扶苏只是惊诧好奇,并没有被吓到不敢用红衣大炮,心中赞许这孩子的胆量随了自己,脸上却一点也看不出来,“是应该严格管理。蒙毅,制定一套保密方案。谁敢泄露红衣大炮的图纸和制作方法,寡人诛他三族!”
赵琨倒不是很担心,这一批学生都是千挑万选的热血少年,家世清白,三代以内都没有犯罪记录,才可以参与新武器的研发。而且制作炮弹的原材料,已经被严格管控,所有经手的人都要登记,一般人接触不到,能接触到的人也难以私吞。一些方士倒是有可能摸索出提纯原材料的方法,但这种人才,一旦被发现,肯定要搞过来打工的,多多益善。
赵琨不怕有人钻研这种武器,集思广益,技术才能更新换代,保持先进的水准和强大的威慑力。他只要规范流程,让这种大杀器始终由国家掌控,严打私人小作坊就可以了。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硝烟味,这片荒地被轰得千疮百孔。不过没关系,因为按照赵琨的城市规划,这里会修建成污水处理厂,反正都要挖开的。随着轻工业的发展,取材、排污等等,都会逐步规范,不能以污染环境、破坏人类生存繁衍的家园为代价,追求一时的利益。赵琨生活过的夏星,就是发展到了没有一滴干净的水的地步,后来生物纷纷异化,直接开启末世。废墟中聚集了数万难民,艰难求生,好友自制供电系统,给漫长的黑夜带来光明……
赵琨甩了甩头,有些记忆他不愿意触碰,他更倾向于天人合一的理念——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
他捣鼓出来的那些小作坊,一开始的选址,就避免了污染水源和田地。工业用地,也会远离居民生活区域。
扶苏扯了扯赵琨的衣袖,“小叔公,父王问你话呢。”
赵琨如梦初醒:“啊?”
对于小叔父时不时的神游天外,秦王政早已见怪不怪,又问一遍:“红衣大炮能量产吗?”
赵琨:“能,都不是什么稀罕的材料,只是会提纯材料的人太少。只要给我足够多的方士,要多少有多少。”他太能折腾,秦国的方士已经不够他霍霍了。
秦王政让赵濯去传令,韩国故地,也就是颍川郡的方士,登记一份名册,全部请到镐池乡,供赵琨差遣。另外,颁布求贤令,吸引燕齐的方士入秦。
燕王和齐王,都热衷于求仙问药,供养了许多方士。燕王喜是因为上了年纪,身体总有这样那样的毛病,逐渐依赖方士,尤其是会炼丹、会治病的方士,在燕国可以混得十分逍遥。齐王建应该是见过海市蜃楼,坚信海中有仙山,像徐福那样擅长航海的方士,都喜欢去忽悠齐王建,争取公费出海。
赵琨给方士的待遇还是不错的,而且也会尊重他们的意愿,不愿意留下的绝不强求。愿意留下的,往往会将赵琨视作同类。徐福就很喜欢跟赵琨讨论化学、物理知识。
超越时代的武器,事关重大。秦王政暂时封锁了消息,安排国子学的学生去水上乐园住宿用餐,明天再来一趟,向王绾、隗林、尉缭、李斯等重臣展示红衣大炮的威力。秦赵之间,断断续续打了许多年,是时候终结了。
国子学格物学院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被尉缭和王翦盯上,连人带红衣大炮一起,调往前线。
因为秦王政点了头,赵琨也没多说什么,直接签字放人,嘱咐他们攻破邯郸以后,就先回来完成学业。
灭韩之后,秦王政大举兴兵伐赵。
秦军分为三路:王翦作为主帅,领主力军队,翻越越太行山,进攻赵国的中部地区。杨端和率领河内的军队,挥师北上,攻打邺城,李信出云中、太原,攻打赵国的代地,就是废太子赵嘉的封地。
赵王迁执意要在这种时候更换主帅,派人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赵国军队的主帅换成了赵葱,军心涣散。
秦赵的正面战场打得激烈,战场之外,还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赵王迁派出使者,试图贿赂秦国的丞相昌平君,就像很多年前,贿赂范雎让白起退兵一样,连说辞都大同小异——如果让王翦立下灭赵的不世之功,依照军功封爵制,王翦必然封侯,昌平君甘愿地位在王翦之下吗?
可惜尉缭早有防备,派鬼谷弟子盯着呢。昌平君刚收了赵国的贿赂,尉缭脸都没洗就急匆匆地入宫,在秦王政面前揭穿了昌平君。秦王政念及昌平君往日的功劳,将他贬谪到陈郢,陈楚故地。让他安抚当地的百姓,就近观察楚国的动向,是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同时也是秦王政的考验。
秦军势如破竹,押送李牧的囚车还没到邯郸,赵军的主帅赵葱已经战死。紧接着,秦国的三路大军顺利地在邯郸城外会师,用红衣大炮轰开了城门。城破的那天,赵国的宗室贵族连夜逃往代地,拥立废太子赵嘉为王,也称代王嘉。
秦军灭韩灭赵,称得上速战速决。
魏国、燕国、楚国、齐国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在他们的印象中,韩国弱小,但赵国的军队是可以跟秦军对抗的,之前李牧还跟秦军相持了一年多,在一个叫番吾的地方杀得秦军大败,听起来,秦赵再断断续续地打上二十年也不成问题。这才隔了几个月,忽然传来消息,赵王迁把李牧给抓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失守,就连赵王迁都成了阶下囚。虽然代王嘉还在苦苦支撑,但赵国大势已去,苟延残喘,撑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