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纷纷议论,每个人都充满了振奋之情。
韩地之战,虽然他们没有亲眼目睹,但听到庞煖的死讯,他们便已知晓战局的走向,秦国的军队必定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看到朝臣们的反应,嬴政并未感到意外。
赵国的上将庞煖,名声显赫,多年来也让秦国吃了不少苦头,如今他的陨落,足以让秦国为之振奋。
但是,真正的胜利消息还远不止于此。
与斩杀上将庞煖、魏泰相比,这次大胜中斩杀敌人的数量才是真正让嬴政感到无比振奋的。
“赵高。”
“宣读捷报。”
嬴政将捷报递给赵高,声音威严。
“遵命。”
赵高没有丝毫犹豫,双手接过捷报,目光一扫,脸上也露出了难以言喻的惊讶,但他不敢耽搁,大声宣读道:“臣冯去疾拜上,现呈上韩地的捷报。”
“我大秦在韩地的主将赵烈已经布下天罗地网,成功引诱敌军深入,使敌军对我大秦的防备松懈,轻视我大秦在韩地的军威。”
“此战。”
“赵烈在南阳与敌军交战,坚守城池六日,斩杀敌军无数,并且每天减少防备,给敌人以我大秦力竭的假象,到了第七天,南阳城被攻破。”
“我大秦南阳的守军撤离,留下空城给敌军。”
“当敌军全部进入城中后,赵烈将军的计划得以完美实施。”
“起初,赵烈将军便将南阳城的百姓迁移,并在城中布置了大量火油和引火物,敌军一旦入城便如同被困在瓮中,无处可逃。”
“赵烈将军命令隐藏在城中的精锐士兵立刻点燃火油,整个南阳城变成了一片火海,敌军十几万大军如同惊弓之鸟,全部葬身火海。”
“我大秦大获全胜。(赵烈功不可没)”
“此战。”
“赵魏两国联军共计十八万,其中六万骑兵,十二万步兵,我大秦守军斩杀敌军,焚城灭敌,总计歼灭敌军近十万,俘虏近八万。”
“我军阵亡不过两千余人,伤者不过三千余人。”
“我大秦军队,大获全胜。”
“此战,一切归功于赵烈将军的指挥,赵将军功勋卓著,臣亲眼所见,另外,赵将军对待降兵的恩德,使得韩地数十万降兵对大秦感恩戴德,此次赵魏联军来袭,多次试图策反韩地降兵,但无人动摇,韩地降兵全部忠于大秦。”
“此战的胜利,不仅因为赵烈将军的智谋,更因为赵烈将军统帅三军,众志成城,赢得了我大秦精锐士兵的信任,这才有了如此辉煌的胜利。”
“臣冯去疾,特此上奏,为赵烈将军请功。”
“请大王赐予赵烈恩宠,有赵烈为大王效力,这是大王之幸,也是大秦之幸。”
赵高的声音充满了震撼,他大声宣读着捷报。
这些都是冯去疾发自内心的话语,可以想象他在书写这份奏报时是多么激动。
听到这宣读的捷报,所有的朝臣们都惊呆了。
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嬴政。
如果不是这份捷报出自冯去疾之手,他们或许还会有些难以置信。
“我军阵亡不过两千余人,伤者不过三千余人。”
“歼灭敌军近十万,俘虏八万。”
“敌军大将庞煖、魏泰,全部被赵烈将军所斩杀。”
“这怎么可能?”
“这是何等的战果?”
“自我大秦立国以来,乃至于天下各国立国以来,何曾有过如此悬殊的伤亡比的大胜?”
“两千人的牺牲换来了十万敌人的灭亡。”
“这简直难以置信。”
“难怪君主会如此激动,难以平静。”
“原来不仅仅是因为庞煖被赵烈所杀,而是这场胜利的果实。”
“赵烈将军真是精妙的布局,精妙的南阳之战,所有的计策都紧密相连,太惊人了。”
“幸好赵烈是我们大秦的将领,如果他成为我们的敌人,那将是一场灾难。”
“这样的智慧,这样的策略,难怪赵国的上将庞煖也会败在赵烈手中,幸运的是他是我们秦军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