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画村>红楼 林夫人种田日常 > 第62章(第1页)

第62章(第1页)

一行人出城,驾了三辆马车。

松月和竹青两人都充当了车夫,贾滟和林如海带着两个玉儿在一辆宽大的马车里,松月在前头一边赶着车,一边跟林如海说话。

“这几年老爷已经很久没去过田庄了,早些年还带我回过苏州,在苏州城外的田庄住过一阵子。您上一次去田庄,还是三年前裴五爷说要带管事去巡庄,邀请您一起去钓鱼吃野菜。”

“裴哥哥说父亲喜欢在河边钓鱼!”林绛玉窝在贾滟身旁,听着松月都话,眨巴着眼睛看向林如海,“父亲能把河里的鱼都钓起来吗?”

林如海呵呵地笑,伸手揉了一把林绛玉的脑袋,笑道:“河里的鱼那么多,怎能都钓起来呢?”

林黛玉则扒在车窗上往外看。

这是她第一次出城去田庄,是从前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因此心里感觉很新奇。

马车出了扬州城,路就越走越蜿蜒,但一路鸟语花香,令人沉醉。林黛玉看着窗外一片农田稀稀落落站着庄稼人,有的田地已经铺上一层绿油油的幼苗。

贾滟坐在她身旁,与她一同看着外头的景色,笑着跟她说道:“这些是稻谷,春天种下,施肥除草,到秋天的时候收割。收割时要将稻穗上的谷粒打下,谷粒晒干后,要将谷子放入石磨或者木磨中处理,将谷子研磨成米粒。”

林黛玉听得有些入神,她从小生活在深宅大院,还不知道这些在田里看上去像是小草似的植物,就是稻谷。

林绛玉听到了,也趴过来凑热闹,他跟姐姐俩人挤在一起,好奇地问:“米粒就是我们吃的米饭吗?”

贾滟笑着点头,“对。”

说起这些事情,林绛玉倒是知道的比姐姐还要多些,他胖乎乎的两只小手扒着马车的窗户,滔滔不绝地说道:“裴哥哥说到这些水稻会结出稻谷,等到秋天,谷穗变黄往下沉的时候,就是成熟了。成熟的时候,田庄里的人都会去田里收割,田里的收成有一部分要交给田庄的主人,剩下部分会自己留着。”

林黛玉伸手刮了刮弟弟的鼻子,取笑道:“说得好像你见过似的。”

“没见过,但听过。”

林绛玉的小脑袋往姐姐身上蹭了蹭,咕哝着说:“前阵子裴哥哥跟家里的业师吵架了。”

裴辙年龄比林黛玉大一点,去年秋天才启蒙。反观林黛玉,不仅早就启蒙,父亲还请了进士出身的贾雨村当她的业师……启蒙早晚不代表什么,教育这种事情,最好是因材施教。

林黛玉见过裴辙,也喜欢听林绛玉说裴辙的事情。

如今一听林绛玉说裴辙在家里跟业师吵架,便来了兴致,问道:“他为何要跟业师吵架呢?”

“因为裴哥哥不爱念业师说的书,业师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辙哥哥说不对,众生皆平等,哪有什么皆下品呢?若是没有田庄里的佃户种田,就没有粮食。若是没有粮食,业师恐怕早就饿死了,哪还有什么功夫读书,念叨惟有读书高。”

林黛玉听了,“扑哧”一声,掩着嘴巴笑起来。

“倒也是个妙人。”

“那当然!”林绛玉大声说道,“裴哥哥说田庄里有很多好玩的事情,等我去了,他就带我上山挖春笋。”

林黛玉:“春笋都已经长出来了,怎么挖?只有冬笋才要挖。”

两个玉儿在旁边叽叽喳喳,贾滟没搭话。

马车拐了一个弯,一条蜿蜒山道仿佛从山间劈开,一路上坡,一侧的山上长着一氪老松树,叮咚山泉从山上流下来。

走过山道,前方的景色阔然开朗,一块大碑石立在路旁,上面是用瘦金体写的陶然两个字。

“陶然山庄,这名字是弟妹嫁给行简之后,行简重新给起的名字。”

林如海的声音在贾滟耳侧响起,她回头看向对方。

两个玉儿不知什么时候坐到了对面的凳上,林如海坐到了她的身旁。

贾滟有些怔然,“啊?是吗?那陶然山庄本来叫什么呢?”

“窦村。”

马车已经驶过那块碑石,拐进入庄的田园大路,大路两旁种着白色的樱花,看上去像团团白雪,很漂亮。

贾滟打量着两旁的大樱花,说道:“这个庄子已经很久了。”

林如海:“这是扬州窦氏最古老的庄子之一,村民世世代代住在这儿,窦氏对佃户们都很厚道,每逢天灾,都会免去租金,佃户对庄子的感情很深。”

贾滟微微点头,随即笑道:“老爷也该效仿晴川妹妹的父母,置办一些田产。这么一来,日后两个玉儿再短缺,每年也还有庄子的收成。”

林如海:“万一被抄家,岂不是白费功夫?”

贾滟无语地看了林如海一眼,语气嗔怪,“老爷就不能想点好的事情吗?”

林如海不由得朗声笑起来,他靠着身后的引枕,漆黑的眸子瞥向贾滟,别有深意地说道:“天有不测风云,谁会知道以后的事情会怎样?”

当今圣人即位之后,林如海便从兰台寺大夫成了巡盐御史。只是大明宫中,并不仅是有圣人,在东宫也还住着已经退位的太上皇和太妃。

儿子当了皇帝,老子还活着。

新旧势力一直在拉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

伴君如伴虎,万一新皇压制不了朝中的老旧势力,林如海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

其实不止林如海,还有贾府。

这一年多来,贾滟一直在想贾府被抄家的事情。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父亲陪伴在身边的日子不算多,但每逢面临重要的人生抉择,父亲从不缺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