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望之,字长倩,原籍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省兰陵县),后落户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他是西汉时期一位杰出的大臣和辞赋家,以其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儒生的敬仰。萧望之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政治智慧和文学才华都为后世所称颂。
一、早年求学,霍光冷遇
萧望之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隐德不仕,以耕田为业。然而,萧望之却自幼好学,对学问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研究《齐诗》,师从同县的后仓达十年之久。后来,他又进入太常寺受业,师从同学博士白奇,还从夏侯胜那里学习《论语》和《礼服》。萧望之的学识渊博,通览古今,赢得了京师长安儒生的广泛称赞。他还写有四篇赋作,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
当时,大将军霍光执政,长史丙吉推举了几位儒生,包括王仲翁和萧望之等,他们都被召见入宫。然而,由于霍光之前曾遭遇左将军上官桀等人的谋杀企图,因此他加强了戒备。进见霍光的人都要露体被搜身,摘去兵器,并由两个侍卫挟持。萧望之对此极为不满,他拒绝接受这种摆布,自动走出宫殿说:“不愿见。”侍卫人员对他叫嚷乱扯,但萧望之毫不畏惧。
霍光得知此事后,吩咐侍卫人员不要乱扯。萧望之见到霍光后,直言不讳地说:“大将军用功德辅佐幼主,应该让崇高的教化流传天下,吸引天下的士子前来效力。现在却如此对待进见的人,恐怕不是周公辅佐成王那样的礼节。”于是,霍光唯独没有授职给萧望之,而王仲翁等人则被补为大将军史。三年间,王仲翁官至光禄大夫给事中,而萧望之则以射策甲科为郎,被分配看守小苑东门。王仲翁出入时前呼后拥趾高气扬对萧望之说:“不肯循常作为怎么做了看门人呢!”萧望之则淡然回答:“人有各人的志向。”
二、宣帝任用,官位变迁
地节三年(前年)夏天,京师下起了冰雹。萧望之借此机会上疏汉宣帝请求安排接见以便当面申说灾异之意。汉宣帝在民间时就已经听说过萧望之的名声于是决定接见他。萧望之在奏疏中引用了《春秋》中的典故指出大臣专权会导致阴阳失调希望汉宣帝能够亲自治理政务选拔贤才。汉宣帝对萧望之的奏疏十分赞赏任命他为谒者负责接待宾客。
当时汉宣帝初即位想要进用贤能之士于是将官民的上书交给萧望之处理。萧望之处理得十分得当接连被提拔为谏大夫、丞相司直一年中三次提拔做到了二千石级的大官。后来霍禹因谋反罪受诛萧望之则日益受到汉宣帝的信任。
萧望之通晓政事后来被任命为平原太守。然而他内心并不愿意远离朝廷去做郡守于是上疏请求留在朝廷。他在奏疏中说:“陛下怜爱百姓担心德化不能遍于天下于是放出全部谏官去补郡吏。但这是忧其末而忘其本的作法。朝中没有谏诤之臣就不知过失国内没有明智达理之士就听不到好的建议。”元康元年(公元前年)萧望之被征召入朝担任少府。
汉宣帝深知萧望之通晓经术办事稳重论议有理认为他具备宰相的才能。但为了考验他的政事能力汉宣帝任命他为左冯翊。萧望之由少府左迁为左冯翊但他担心办事不合皇帝的意思于是上书称病。汉宣帝知道后派侍中成都侯金安上传达皇帝的意思说:“任用官职是想通过治民来考查你的政绩。你前任平原太守的时间太短所以任用左冯翊来试试你并非听到你有什么过失。”萧望之明白了皇帝的用意后积极处理政事得到了京师百姓的称赞。
三、朝堂辩论,谋划异域
元康二年(前年),西羌生叛乱汉朝派遣后将军赵充国去讨伐。京兆尹张敞上书建议让有罪的人交纳谷物到八郡赎罪以增加粮食储备应对灾荒。然而萧望之却认为这样做会导致贫富异刑法不统一破坏教化。他与少府李强一起评议张敞的奏议提出了反对意见。最终丞相魏相和御史大夫丙吉也否定了张敞的议议萧望之的观点得到了支持。
萧望之为左冯翊三年期间京师百姓都称赞他的政绩。神爵元年(公元前年)他迁任大鸿胪负责接待诸侯王和外国使节。
在此之前乌孙昆弥翁归靡曾上书表示要立元贵靡为嗣并请求娶汉公主结婚内附叛离匈奴。然而萧望之却认为乌孙远在西域信其美言万里结婚不是好策。汉宣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神爵二年(公元前o年)汉宣帝派遣长罗侯常惠护送公主远嫁元贵靡。然而未出塞乌孙昆弥翁归靡就去世了其侄子狂王背约自立。常惠上书报告此事汉宣帝下诏公卿议论。萧望之又表示反对认为不应该让公主去乌孙。最终汉宣帝采纳了他的意见不再与乌孙和亲。
神爵三年(前年)萧望之迁任御史大夫。五凤年间(前—前年)匈奴大乱评议的人多数主张趁机兵灭掉匈奴。然而萧望之却认为应该派遣使者吊问辅佐其微弱的领援救其灾患以尊重中国的仁义。汉宣帝听从了他的建议派兵辅佐呼韩邪单于安定了匈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四、失帝宠信,含冤身亡
然而萧望之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当时大司农丞耿寿昌建议设立常平仓以平抑粮价。汉宣帝认为这个建议很好但萧望之却表示反对。此外萧望之还因为一些小事与丞相丙吉产生矛盾导致汉宣帝对他的印象逐渐变差。
后来丞相司直緐延寿上奏弹劾萧望之对使者无礼、对丞相不敬、不奉法自修等罪名。汉宣帝下诏责备萧望之并降职让他担任太子太傅。萧望之因此失去了汉宣帝的宠信。
汉宣帝临终时选择了托孤大臣其中包括萧望之。然而汉元帝即位后萧望之却因为与中书宦官弘恭、石显等人政见不合而多次受到排挤和打压。最终萧望之因为受到诬告而下狱自杀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萧望之的儿子萧汲上书申诉父亲的前事但未能成功救回父亲。萧望之自杀后汉元帝十分震惊和悲痛他拒绝了午餐为萧望之的死而涕泣。然而由于弘恭、石显等人的阻挠萧望之最终未能得到平反昭雪。
五、详细故事:霍光冷遇与宣帝任用
萧望之在早年求学时期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和品德。他研究《齐诗》师从后仓等名师通览古今赢得了儒生的广泛称赞。然而当他被大将军霍光召见时却遭遇了冷遇。霍光因为之前遭遇过谋杀企图所以加强了戒备对进见的人进行严格的搜身和挟持。萧望之对此极为不满他拒绝接受这种摆布并直言不讳地指责霍光。霍光虽然对萧望之表示了敬意但却没有授职给他。
然而萧望之的才华并没有因此被埋没。汉宣帝即位后听说了萧望之的名声决定接见他。萧望之在奏疏中引经据典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得到了汉宣帝的赞赏。汉宣帝任命他为谒者负责接待宾客并让他处理官民的上书。萧望之处理得十分得当接连被提拔为谏大夫、丞相司直等要职。
在担任平原太守期间萧望之虽然内心并不愿意远离朝廷但他仍然尽职尽责地处理政事得到了京师百姓的称赞。后来他被征召入朝担任少府、左冯翊等要职继续为汉朝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详细故事:朝堂辩论与谋划异域
萧望之在政治生涯中多次参与朝堂辩论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辩才。在西羌叛乱期间他反对京兆尹张敞让有罪的人交纳谷物赎罪的建议认为这样做会破坏教化。他与少府李强一起评议张敞的奏议提出了反对意见最终得到了丞相魏相和御史大夫丙吉的支持。
在乌孙问题上萧望之也展现出了深远的政治眼光。他认为乌孙远在西域信其美言万里结婚不是好策。他反对汉宣帝与乌孙和亲认为这样做会损害汉朝的利益。最终汉宣帝采纳了他的意见不再与乌孙和亲。
在匈奴问题上萧望之也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他认为应该派遣使者吊问辅佐其微弱的领援救其灾患以尊重中国的仁义。汉宣帝听从了他的建议派兵辅佐呼韩邪单于安定了匈奴。这些建议都展现出了萧望之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辩才。
七、后世纪念与评价
萧望之去世后他的事迹被广泛传颂。他被视为西汉时期的一位杰出大臣和辞赋家为后世所敬仰。他的墓葬位于临沂市苍山县兰陵镇小仲村西南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在福建泉州等地也有奉祀萧望之的庙宇和祭祀活动。
萧望之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政治智慧和文学才华都为后世所称颂。他坚持正义不畏强权为汉朝的繁荣稳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然而他的政治生涯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最终因为受到诬告而下狱自杀令人扼腕叹息。尽管如此萧望之的事迹和精神仍然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喜欢华夏名人录请大家收藏:dududu华夏名人录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