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画村>火红 rom > 第二十二章 收获(第1页)

第二十二章 收获(第1页)

十月初二,百叶终于得到了铁器和私盐的消息。其实查到这个事情,百叶属于走了错路。在蓬莱和登莱两洲的走私倒卖私盐和铁的商人其实很多,但是一艘沙船的运载量其实不小,最起码有4000到6000石,也就是500到800吨这么大的运载量依靠陆运那运输成本太大了,所以根本不可能依靠陆运,而且他们的消息其实不准确,因为有了上次劫了刘姓富豪的赎金,张虎君和刘权干脆就买了三艘船,想要往辽东半岛运送盐铁,米面香料,三艘船的运载量,那这么多货物更没有可能走陆运了。而这些不确定的事情也导致了,从一开始孟子石就弄错了,他安排了相当多的人手和精力去盯着商人们的仓库,又和很多商人的助手们打通关节走后门,旁敲侧击的询问。时间,人力,财力花了不少,结果事情办了个饸络面,啥结果也没得到,以至于孟子石都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这消息压根儿就不对,去和百叶负荆请罪去。

不过百叶倒是没觉得什么,这事情是真的最好,不是真的也无所谓,反正李佐堂李大哥这些锦衣卫已经盯上他们了。自己这么努力表现加上自己与李大哥可是过命的交情,三四年的老关系了。

事情出现转机在九月二十九,这天大清早就从南方来了十艘沙船和福船组成的船队,为首的也是老熟人万永商行的田掌柜。不过带货的却是生面孔,这田掌柜主要是做药材和生丝蜡烛这些生意的。这个田掌柜孟子石也派人查过,不过留守的人,有时候压根自己也不知道这次会带什么。只能大概知道运输基本情况。其实他们这些人也只能知道个大概,有很多时候会存在货多或者货少的情况,甚至会帮友商代运商货,成为兼职的运输船队。而一次来十艘船也不是稀罕事儿,不至于每月七八只这样的船队的吧,一个月也有一两次,众人对于这几个月的大船队也上过心,不过都是不了了之,次数多了也就松懈了。

不过万事百密终有一疏,孟子石发现了偷偷出来逛腰子的一张熟脸,孟子石上了心发现了那是张虎君手下好久不见的候秀。虽然他留了大胡子不过孟子石还是认出他了,傍晚天擦黑的时候那小子去找了腰姐,没少待,待了两个时辰,才回到船上。

这个发现让孟子石觉得自己这几天没白忙活。于是赶紧通知百叶,百叶听到消息倒是没有孟子石那么激动。百叶只是说抓贼抓脏,人赃俱获才叫功德圆满。说着他把自己在搬运工那里得到的消息进行汇总,告诉孟子石。

他得到也算是推测的,十艘货船都有搬运工作其中5000石的中等沙船有五艘被搬空了,剩下的船围绕着这三艘船体,在最近的舱室内留下若干舱室没有搬动。其他舱室货物被清空,而这个情况和孟子石带来的消息,放在一块一下子整合在一起,这事情就有眉目了。

百叶让孟子石离开房间等待,自己把这些情况汇总起来,随后悄悄地带着孟子石从后门出去前往卿绣楼,在这里果然看到了身着便衣,一边等待自己一边和吕姑娘聊天的李佐堂。看到有些气喘的百叶,李佐堂明白或许可以收果子了。

十月十五,吴启荣看着快要成熟的豆子。心里感慨万千,再过一段时间,自己这些豆子就可以收货了,老宋也是开心不已。而在上个月老宋急头白脸的安排人种了300亩的冬小麦,这次抢种可是给生产队他们累坏了,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老宋也没办法,最后生产队集体放了两天假。

十月初一时候学生们终于开学了,学校的名字也很简单叫做工人子弟学校。学校开始正式营运,即使再多事情缠身,杨项东也不得彻底从百尺崖守御千户所那里出来回到兴华公司这里。

和老二一起负责学校教育,因为实行三年义务教育,所以书本,每年两套夏装冬装,包括伙食全部由公司负责,和公司现在工人一样实行五天一休,不过工人分成两班,不至于五天一到没人在岗,不过学生们却不行,新学校开学让吴肖连和吴大壮拍手叫好,期待了小半年的时间终于来到了教室内。宽敞的教室内整齐的桌椅,一尺高的讲台后是黑板,黑板上挂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字两个基础标点符号。

而因为炼油车间距离文登县太远,吴启荣也将炼猪油车间在厂房修炼完成后搬了进去,这么多工人入住。居民区那空闲出来的12间房被安排给了先进分子以外,对于普通的工人,老宋又加紧在炼猪油车间周围见缝插针的弄了一个公共食堂,6间宿舍一个澡堂。

吴启荣将做肥皂的工人增加到20户。现在只能挤在宿舍内,老宋只能让施工队增加房屋,不过有了这么多建筑经验,营地里自己也开始组建自己的施工队。

因为学习的是手法和工艺,施工标准和要求是老宋和杨项东定的。在相连的炼油车间搅拌车间内,吴启荣在工厂里安排了夜战,学习文化也成了考核标准。

杨项东在工厂内建立了黑板报,目前暂时由学生们在劳动课时负责。后期就需要经过夜校学习的工人自己来弄了,不过土huang色的厂墙,被粉刷上了标语,“平平安安上班去,开开心心回家来。”十个大字,两个基础标点符号。

十月底,人们常说八月冷,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十月三十这天经过多日准备,老宋带着杨项东老二还有两个生产队,开始进行秋收。学校和工厂也全部停工,除了留守的少数人员在工地营房内,这天的天气也确实不错,中午时甚至还有点热。挥动镰刀老宋和几个庄稼把式在前头,杨项东跟在后,老二弄了一天发现高估自己了,收豆子确实自己真不行。没办法老二只能带着运输做一些后勤的事情。老宋安排很得当,农具,镰刀,运输用的四轮马车,因为没有轴承只能简单的做了一套马拉平板车运输,而晒豆子用的晒场,也用石滚碾压平整结实,老宋还和杨项东一起做了几个手动的稻谷吹风机。这东西说起来也是常见,不过老宋和杨项东毕竟是后世来的,虽然样式和外观差不了太多不过功能和功效却大大不同。

秋收前前后后忙碌了一个月,不过收货确实不错,因为有充足的水分,而且还有农家肥和一部分蚯蚓土追肥,导致平均亩产量有180多斤。虽然和后世那些300到350斤比起来差的很远,不过这也远远超过平常的一石150斤。一共350亩土地,收获了64000斤大豆。生产队里的人开心的手舞足蹈,即使再风调雨顺的年景和精耕细作也没办法达到这个产量。

“这群臭小子们有豆腐可以吃了了,那群猪仔也有的吃了。”老宋看着被堆积得满满当当的豆子。

“看来今年的养猪场不怕饲料问题了。明年可以准备种植玉米,把那些生地先开起来。”杨项东也是感慨万千。

“最近猪肉价格已经上涨了一成。”老二谈起另一件事情。

“等明年五六月份,咱们这500头猪出栏,这高价猪肉估计就成了便宜货。”老宋但是无所谓。

“其实登州府大规模养猪的不多最多就是100或者200只,大部分都是自己家或者自己村子里养的十几二十几只。你这么个一年出500只的养殖场在后世可以说屁都不是,可是到了现在你可就是庞然大物了。我看了项东和你后续计划,你们还要在五年内扩大十倍!”吴启荣感慨。

“大规模,专业化,必然会导致同类型的产品价格变低,也会是从事这种小规模的家庭作坊模式被大规模取代,这是必然趋势。”杨项东倒是觉得无所谓。“要么自己当老板改进技术或者扩大规模,要么小老板成高级技术工人,成打工人,最末流就是退出该产业。而且扩大规模升级技术,需要的是市场,目前不要提全登州,就是全球,能够大规模采购的只有我们兴华公司。裁判旁证选手都是我们的人,这怎么斗?”杨项东很清楚。“而且我们这个五年计划,要的不是垄断养猪业,而且用五年时间培育一批会养猪养鸡养鸭的养殖人才,而有自己的原材料生产也不会被掐脖子。未来我们还是要以外包为主,就像你们给肥皂做包装一样,其实这样我们更省心。”

“你们这五年计划有点抄袭的味道。”老二但是谈起其他。

“也无所谓抄袭,我们目前的产业单一,而且说实在的并不是刚需。只是现在大明稳定,百姓有一些自己的需求,这些东西有了更好,没有也可以生活。”杨项东倒是很清楚,“五年计划就是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五指合并攥成拳头。”杨项东为了让众人思路更加清晰,提议一起去会议室边看文件边说,那里有一个简单的内容以及计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