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画村>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书包 > 第108节(第3页)

第108节(第3页)

思玉的第一篇和扶贫有关的文章出现在了第三期报纸上。

此时京城里已经出现抄报员了。

和后世相比,每期报纸的印刷量不算大,只有两千份左右。但对比此时的印刷物来说,两千份已经很多很多了。只是这两千份中大约有一千份会送去各地的官衙,在各地进行张贴。剩下的京城权贵还要分一分。实际上用于售卖的报纸并不多。幸好就是各地衙门都新安排了张贴报纸的地方,有识字的平民真想读报,还是能读到的。

报纸的职能从后世那种方便大家获取信息变成了一种来自朝廷的威慑。

朝廷似乎在说我有这般利器在手,虽然平时只是浅浅地用一下,但谁要是敢和我玩舆论,我奉陪到底。

在万商看来,这哪里是她记忆中的报纸啊。

不过对于此时的人来说,每个月都会印两千份新报,这个效率还是极其惊人,刻印肯定是做不到的,找人抄录或许能做到,但那就需要大量的识字的且字迹工整的人埋头苦干,难度绝对不低。

因为报纸上不乏好文章,买不到报纸的人就只好自己抄录。不多久就出现了抄报员这个行业,供落魄书生赚一点笔墨钱。虽然经由抄报员这么一抄写,时效性是彻底没有了,但报纸上的文章却因此流传得更广。

思玉的文章毫无疑问写得好,哪怕她写的只是如何治理一县之民——考虑到此时的贫困度,基层的百姓全是贫困的,所以扶贫就变成了扶一县之民——在某些人看来这个立意太小了。但慧眼识英的大有人在,清风院直接把她的文章列入了教材中。

哦,清风院就是皇上登基后新设的一个部门,它的出现还和万商有些关系。新科进士都要去清风院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等到考试合格,朝廷会根据他们的日常表现和考试成绩选官。这里头大多数人都会去地方上当小官,然后再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思玉发表了第二篇文章之后没多久,有官员找皇上议事时,就见这篇文章被抄录了放在皇上的桌子上。此事一传开,朝中的官员恨不得人手一份,以揣摩上意。

因为此时几乎没什么版权意识,等到思玉的文章发表到第三篇,就有机灵的商人从抄报员手里收购了她的文章合集,然后悄摸悄地紧急找人刻印,不需要弄什么复杂的配图,也不求什么名家笔法,只求一个快,好送去很多文教不发达的地方售卖。

当万平安从西北回来时,他的行李里竟然有一份《官场秘笈》。光看这名字还以为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书,谁正经人写书起这个名字?万平安却好似很宝贝的样子。

万平安聪明是聪明,但不是读书的料,对着万商不好意思地说:“这书在那边可抢手了,我好不容易才抢到一本……”詹木舒不是在准备科考么,不知道有没有用。

万商打开薄薄的秘笈一看,作者一栏标着“思玉先生”,当场愣了下。唔,万平安是彻底的外男,不好出入侯府内院,不知府里女眷的具体名字,不懂万商为何怔愣。

思玉这名字竟然会有重名!不过时人爱玉,这名字确实适合做笔名。万商心里如此想着。

再往后翻两页,万商的眼角开始抽搐起来。

这不就是思玉在报纸上发表过的文章嘛!盗版书商真是乱来!想当然地就敢印书了!

万平安略有些得意地说:“这个秘笈暂时就只有第一册,但以后会有第二册、第三册……我已经和当地的朋友们说好了,等到后面几册出了,让他们给我寄来……”

万商幽幽地说:“我已经看完第二册了,第三册也看过一篇了。”

万平安:“!!!”

这第一册还是刚出的,热乎着呢,姑姑上哪里看第二册、第三册?

事实上思玉在报纸上的文章已经发表到第七篇了,全是扶贫这个系列的,而扶贫问题确实值得深入研究。按照这个盗版书三篇一册的算法,万商这话说得没有错。

万商把薄薄一本盗版书卷起来,不怎么用力地敲着侄子的头:“每个衙门都新设了读报处,西北那边应当也是有的。你是不是没去读报?啊!是不是没去读报?!”

“我一个教大家种地的,读什么报啊!”万平安委屈极了。

万商又忍不住敲了两下。

万平安这次回京是因为述职季到了,各地的官员都在陆陆续续回京。

按说他的等级还不够述职的,可是粮食是头等大事,又知道万平安背后还有一个安信侯府,石子田更是太夫人想出来的,当地的县令哪里敢贪功?述职时干脆把万平安一起带回来了,说不得借着万平安搭上安信侯府的关系,他述职时会更顺利呢?

这些地方官来到京城中,有擅长钻营的,也有不擅长的。

如果朝廷不清明,那么不擅长钻营的就会很吃亏。

好在这时的朝廷大体上是清明的。

read_xia();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