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画村>高武推荐 > 第220章 行动确实无可非议(第1页)

第220章 行动确实无可非议(第1页)

济尔哈朗没有直接回应代善的质疑,而是向黄台吉提出了建议。

确实,后金虽然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八旗治下的旗丁除非在国战时犯下明显错误,否则各旗主可以自行处理。

现在他担心其他各旗为了掩盖失败,私下处理这些逃回的士兵,导致后金贵族对这次失败没有正确的认识。

“不错,济尔哈朗说得对,请诸位旗主立即传令,逃回的士兵暂时不予处理,先等送到盛京审问清楚再说处理事宜,在送到盛京之前严禁各处私下惩罚。

济尔哈朗,你继续说。”

其他旗主即使处理也是为了避免引起旗中诸申的恐慌情绪,听了济尔哈朗的解释后也表示认同,于是纷纷传令侍卫向各处传达命令。

“臣与阿巴泰、萨哈廉商议,如果一战不打就撤退,恐怕会损害我大金士兵的士气,因此决定再等两天看看情况再做决定。

……可是没想到,仅仅一天一夜,南北两方的城墙就被攻城军队的大将军炮轰塌了。

在城墙未倒塌之际,奴仆亦集结了一支军队出城,意图破坏明军的炮火。

当时,由白格指挥从迁安逃回的八百名士兵,以及永平投降的四百名前明军。

然而,这支军队甚至未能踏上吊桥,便被明军的炮火堵在城门之内。

此时,在后金汗宫,八旗首领议事的偏厅内一片寂静,济尔哈朗等人的行动确实无可非议。

面对不明的明军情况,以及三城的军队败退至永平,稳妥之策便是坚守永平城。

面对明军的炮火攻城,也不能说济尔哈朗等人应对不当,守城不宜固守,应战守并举,且已派出扰敌之兵,只是未能成功。

城墙倒塌后,预先布置的军队也登上了城墙,但。。。但这支明军的火器实在太过强大,不仅能用小炮射击城墙,甚至能以人力投掷。

守城的军队在火器和虎蹲炮的攻击下迅速崩溃,南北城墙就这样。。。就这样失守了。

到了这时,还是贝勒阿巴泰首先恢复清醒,立即命令我们撤退,于是当时驻守西城的镶黄、正蓝、正红三旗军队率先撤离了永平。

“那阿巴泰呢?”多尔衮冷冷地问了一句,听到先撤退的三旗军队中没有一支属于他的两白旗,心中不免怒火中烧。

“七哥。。。七哥他。。。为了我们能够撤退,自愿。。。自愿带领白格和喀木图坚守城池。”济尔哈朗说着,眼泪不禁流了下来,阿巴泰当时坚决的样子他永远无法忘记。

“七哥,我对不起你啊!”

听到济尔哈朗的话,黄台吉含泪站起,向西南方向行礼。

人们都说阿巴泰是个自负、狂妄的家伙,但看看他即使面临死亡都做了什么吧?白格是镶蓝旗阿敏手下的甲喇额真,喀木图则是正白旗的固山额真,即使死亡,他也要为黄台吉减少一些威胁。

在场的各旗主,除了阿敏这位非亲兄弟不在,其余除了岳托是子侄辈,其他六人都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即使是鲁莽的莽古尔泰听到阿巴泰的做法也不禁动容,代善更是感慨不已,只有多铎茫然不知,多尔衮气得脸色铁青,他可是正白旗的旗主。

“济尔哈朗,你和萨哈廉、纳穆泰至少带领了三千兵马吧?我们大金的军队在明国京畿纵横三个多月,只要集结了一千兵马,不说破敌,逃跑总是可以的,你的话我一个字也不信!”

虽然现在传来的消息是关内军队全军覆没,但只听济尔哈朗的话,多尔衮就气得不行,这些人处处针对两白旗。

“大汗,我和萨哈廉、纳穆泰考虑南北都有军队阻截,东面的城门又有军队封锁,且接近山海关,因此决定从西城撤退,越过滦河再转向北面返回。”

大家都是从永平然后从冷口关撤回沈阳的,对永平周围的形势也很清楚,知道济尔哈朗说得没错,即使知道明军在西面设伏,也必定是这个走法。

因为自从老汗起兵以来,明军就从未围住过任何一支大金军队,这是与明军常年征战中建立起来的自信。

“渡过滦河后,明军的伏兵果然出现了,大汗,你是知道的,我们这次全军骑马,等我们一上岸,埋伏的明军就释放了一通火器,还是因为过河,大半士兵都下了马,但即便如此,我们的马几乎全部惊慌失措。”

一道霹雳不仅惊吓了战马,其落点之处遍地都是伤亡,我一见形势不妙,立刻打算带领白甲军和甲兵向明军冲锋,但……但这时我被萨哈廉击昏了。”

“你胡说,萨哈廉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人!”

尽管萨哈廉和岳托一向与黄台吉关系密切,但他们毕竟是代善的亲生儿子,而且还是他正红旗的旗主。

平时与代善因政见不同,他们之间的争执也不少,但儿子终究是儿子,家人之间有些争执并无大碍,但如果被外人中伤,他就会感到愤怒。

“大贝勒误会了,我醒来后听亲兵说……说萨哈廉他……他是为了让我逃脱,自己带兵冲锋陷阵去了!”

说到此处,济尔哈朗再也抑制不住泪水,跪在地上痛哭起来。

到了这个时候,多尔衮也无话可说,阿巴泰为了大军能够撤退,自愿留下坚守,萨哈廉为了让济尔哈朗逃脱而决然冲锋,如果他还继续追究就显得不合时宜。

此时在场的后金七位旗主,有四位与济尔哈朗一同流泪,还有三位也面露哀伤,代善在为儿子的离世而悲伤,岳托在哀悼他的兄弟,黄台吉心痛失去了得力助手,豪格陪着他的父亲一同难过,过了一会儿,大家才平复了情绪。

“大汗,虽然损失了这么多兵力,但在返回的途中我一直在思考,明国何时又出现了这样一支军队?我看这支明军的战术与当年……与当年那支几乎一模一样,大汗,我们一定要弄清楚是败在了哪支军队手中!”

济尔哈朗毕竟是黄台吉的得力助手,他的头脑还是很清晰的,虽然这次败得很惨,但以前大金的军队对宁远也束手无策。

大明疆域广阔,人口众多,偶尔出现几个英雄并不奇怪,当年老汗在世时就因为这种顾虑而不愿入侵明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